留学中国 传播友谊
图①:7月22日,努曼·阿里(左)正在和同事进行电站设备维护工作。
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供图
图②:萨希瓦尔燃煤电站鸟瞰图。
新华社发
图③:2019年11月,伊曼纽尔·伊扎克·苏马利在位于湖南长沙的来华留学教育中心门前留影。
图④:2018年8月,阿德希尔·卡文斯在中国访学期间参观长城留影。
资料图片
不断发展的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他们希望将所学知识服务本国人民,为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贡献力量
制度优势是中国发展的关键
(巴西)加尤·多利亚
我的中文名字叫高欧。2010年,本科毕业后我来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度过了近10年的美好时光。
巴西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留学前,我只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快速发展让我惊叹,也让我充满好奇。我想知道,中国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寻找中国发展的答案成为我赴华留学的初衷。
来到中国后,我逐渐认识到,制度优势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决定专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我曾前往各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中国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段留学经历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展现出高效的组织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国政府迅速采取防控措施,动员一切力量抗击疫情,包括对千万人口的武汉采取有力措施,在最短时间内修建方舱医院,迅速调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抗疫物资等驰援湖北。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国就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再次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精神令我感动。
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中国还积极与巴西携手抗击疫情。中国政府提供援助物资,中国在巴企业、华人社团也纷纷向巴西民众伸出援手,捐赠医疗物资。巴中医疗专家目前已进行了10余场在线交流,两国一些生物制药机构也正加紧开展疫苗研发合作……守望相助的情谊,感动了很多巴西民众。
我特别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以开放、真诚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交流抗疫经验,让我看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近年来,巴中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巴西投资,这对于我的国家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回到巴西后,我入职中信建设巴西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参与了巴西火电厂和钾肥矿等项目,这对改善巴西国内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一定能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也希望未来巴中两国能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作者为中信建设巴西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经理,本报驻巴西记者张远南采访整理)
留学中国改变了我的人生
(巴基斯坦)努曼·阿里
2014年,我来到中国,在位于陕西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西安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遗址古迹,让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中国读书的时间里,我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努力学习中文。
学成回国后,我入职了由华能山东公司和山东如意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成为一名设备维护工程师。尽管离开中国已有近3年时间,我仍然时常怀念在西安生活的日子。
对我而言,中国各地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固然令人赞叹,但更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民众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从高铁等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到手机移动支付的广泛覆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早已融入中国民众的日常。
多年来,在与中国朋友共同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与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国同事勤奋坚韧、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让我感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为阻断疫情传播,中国政府果断采取了全面、彻底的防控措施,各地民众也都严格执行各项防疫规定。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社会经济生活基本恢复,世界对中国市场抱有更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