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中阿农业合作稳步推进(国际视点)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8-13

  农业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双方借助中阿合作论坛、中阿博览会、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不断加强农业贸易往来、深化农业技术合作,极大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埃及鲜橙、叙利亚玫瑰制品、突尼斯橄榄油、沙特椰枣……这些阿拉伯国家的特色产品正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茶叶、大米、蜂蜜等农产品也在阿拉伯国家广受欢迎。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中东地区农产品进口额增加12.9%,其中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中国广阔的市场为我们带来机遇”

  夏日,埃及尼罗河畔的果园中,饱满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橙子。埃及植物检疫总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今年以来约有10万吨鲜橙出口至中国。

  “中国广阔的市场为我们带来机遇。这几年,我们出口到中国橙子的数量成倍增长,预计这个势头还将继续保持。”埃及“果链”鲜果公司负责人马哈茂德介绍说,2015年埃及橙获得中国市场准入后,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通过海路冷藏运输,只需22天,甘甜多汁的埃及橙就能从海上运抵中国。

  摩洛哥民众喜爱薄荷茶,其重要原料之一便是从中国进口的绿茶。摩洛哥是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国,在中国茶叶总出口量中占比约1/5。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也吸引一些中国企业在摩洛哥投资设厂,发展自主品牌,同时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摩洛哥驻华大使阿齐兹·梅库阿尔说:“茶叶是摩中贸易往来的主要商品之一,象征着两国的牢固关系。”

  开罗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贾迈勒·西亚姆表示:“阿中各具特色和差异化的农产品,让双方在农业经贸往来上具备一定互补性,特别是中国市场为阿拉伯农产品出口创汇提供广阔空间,我们还可以中国为依托,继续开拓亚洲其他国家市场,不断提升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深化农业技术合作让我们受益匪浅”

  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边缘,一处广阔的绿地与周边的萧瑟相比显得格外醒目,奶牛在草地上悠闲漫步。这是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发的饲料草种植用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毛里塔尼亚82%的国土面积是沙漠。在漫长的旱季,沙漠化草场难以满足牛、羊、骆驼等牲畜的基本采食需求。2017年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来到这里,摸索出一整套热区沙漠化土壤条件下水肥控制、田间管理技术规程,实现了撒哈拉沙漠紫花苜蓿、高丹草等饲草料作物规模化种植。如今,这项成果已在毛里塔尼亚多座农场得到推广应用。

  去年底,毛里塔尼亚总统加祖瓦尼专门签发命令,为示范中心专家任学山颁发证书,并授予他“国家贡献勋章”。越来越多当地农牧民和企业主慕名前往参观学习,为此,示范中心专门把周末设为开放日,热情为每一位来访者释疑解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进阿拉伯国家,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作贡献。在毛里塔尼亚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在约旦河谷地区开展蔬菜种子试验示范,在阿联酋沙漠种出“海水稻”,在埃及和阿曼推广智能灌溉节水技术……中国在节水农业、现代畜牧业、防治沙漠化等方面的技术,有不少与阿拉伯国家的需求高度契合。中国专家结合当地实践,总结出实用有效的方法,同时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本土化人才。

  “中国专家在控制病虫害和除草方面很有经验,比我们过去采用的技术更好。按照中国专家传授的方法耕作,马铃薯病虫害基本没有了。深化农业技术合作让我们受益匪浅。”约旦哈立德公司负责人哈立德·苏莱曼表示。

  摩洛哥中国合作会会长默罕默德·本尼斯深有同感。他说,中国农业机械技术比较发达,摩中双方在土壤改良、节水技术、农作物品种引进、有机农业、小型农机贸易等方面有许多合作机会,“我们对双方农业技术合作抱有极大热情和期待”。

  “推动双方农业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我们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阿曼、阿联酋、埃及、科威特等典型旱区落地,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此外还有不少阿拉伯国家也向我们发出了邀请。”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孙兆军对本报记者说,过去5年来,他与团队往返中国和阿拉伯国家20多次,走进当地田间地头,推广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风光互补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