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入汛以来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主汛期南北方均有多雨区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3-05-10

  入汛以来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主汛期南北方均有多雨区

  全力以赴应对汛情(美丽中国)

入汛以来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主汛期南北方均有多雨区

  近日,安徽省太湖县在泊湖水域开展军地联合防汛抢险救灾综合演练。李 进 韩 强摄影报道

  核心阅读

  近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防汛进入关键阶段,全国正从南到北陆续入汛。今年入汛偏早,总体来看,目前江河汛情平稳;局部来看,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水。有关部门加强隐患排查,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让防汛手段更加多元。

  顺利合龙!5月7日18时,随着一斗斗石料推进急流,江西省丰城市清丰堤丽村镇段溃口顺利合龙。5月6日,受强降雨影响,清丰堤出现漫堤险情,造成溃口约35米,当地迅速转移群众,及时开展抢险。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湖塘村,雨水裹挟着树枝等杂物,堵塞白毛坑水库溢洪道,水库泄洪受到影响。水库安全管理员黄波冒雨清理,不到1小时,疏通了溢洪道。袁州区对250座水库、206个山洪灾害点、8个城市内涝点落实了负责人。

  当前,全国正从南到北陆续入汛。全国汛情有哪些特点?主汛期汛情如何演化?防汛备汛还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降水量总体略偏多,部分中小河流超警

  今年我国于3月24日入汛,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8天。入汛一个多月来,汛情呈现何种态势?

  “从总体看,江河汛情平稳。从局部看,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水。”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5月5日以来,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西南东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累积最大点雨量出现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的三源村。受到强降雨影响,江西、福建等地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条河流超保,2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从总体看,降雨量略偏多,入汛以来,全国面平均降水量7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其中西北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及湖北东北部等地偏多五成至两倍。部分中小河流超警,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6省份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近3年同期偏多七成。

  就大江大河而言,当前水位总体偏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流域4月份降水量较30年历史同期整月均值总体正常,其中长江上游偏少27%,长江中下游偏多4%,从流域分布上看呈现“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征。

  接下来,汛情将如何发展?据水利部预测,主汛期(6月至8月)我国旱涝并重,南北方均有多雨区,多雨区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海河、松辽、珠江流域以及浙闽地区、西南南部,少雨区主要位于长江上游东部及中游、新疆东部北部。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松辽流域嫩江、松花江、黑龙江,珠江流域北江、东江、韩江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辽河以及浙江、福建、海南、云南等省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

  在极端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的背景下,汛情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给防汛工作带来更大挑战。水利部门未雨绸缪,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滚动会商研判,摸清风险点,打好主动仗。

  主汛期长江流域预计降水量总体偏少,时空分布不均,旱重于涝,但降水较去年偏多。“2021年10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持续到今年3月结束,预计7月转为厄尔尼诺状态可能性很大,这对长江流域汛期气候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大。”长江防总副秘书长、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主任柯怡明介绍,长江上游北部、“两湖”南部和太湖南部降水偏多,另外盛夏后期降水可能转移至中游东部至下游地区,需加强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柯怡明介绍,此外,今年汛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仍将多发,需加强防范其对长江航运、水上基础设施等的不利影响。

  浙江省水网密集,地形复杂,防汛防台抗旱形势严峻。“近年来,浙江洪涝灾害和高温干旱风险并存,旱涝急转时有发生。”浙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烨兴介绍,目前西太平洋未来海温的不确定性较大。若后续海温偏冷,发生洪水概率大;若后续海温偏暖,则发生干旱可能性大。浙江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大检查,出动检查人员6.57万人次,检查工程3.74万处,发现风险隐患1369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