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中线全线通行 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增“黄金通道”
由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中线(以下简称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24日正式通车运行,标志着济青中线全线通车。这是继济青北线、南线之后,济南、青岛两城市间又新增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可以拉动山东省会经济圈内、胶东经济圈城市发展,还将进一步助力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
济青高速中线开通前,济南至青岛之间有北线、南线2条高速公路通道。北线是青银高速山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3年通车,号称“山东第一路”。为缓解北线交通压力,山东在半岛南部选址,于2007年建成济青高速南线,拉动了鲁南地区发展。
但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现已改扩建后的济青北线车流量将再次饱和。随着山东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的建设,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济南、青岛两座“双子星”城市及沿途城市也需要在中部及东部加密高速路网,拉动区域发展。在此背景下,济青高速中线呼之欲出。
当天通行的济青中线济潍段,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中“射三”线,全长161.86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桥隧比高达41%。该线路建设以零碳目标为导向,打造了全国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零碳智慧高速。
记者注意到,济潍段充分利用匝道圈、边坡、服务区、收费站、隧道、声屏障等建设场景,综合布局光伏发电系统,结合不同的场景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直流能源网络以及环网控制技术,打通站点之间的能源传输通道,实现站点之间的能源互备,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沿线还通过合理优选树种,种植林业面积约66万平方米,提升了景观绿化工程的植物固碳能力。
智慧隧道是济青中线济潍段的亮点之一,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工作业,实现了隧道内各类环境变化、异常事件实时监测识别、事件检测系统联动,解决隧道内人工巡检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隧道不降速通行提供安全保障。隧道内按照40米间距设置智能消防炮,实现火灾自动检测、火源自动定位、自动灭火,有效解决了司乘人员灭火不专业、专业消防人员赶赴现场灭火时间长的问题,为隧道火灾扑救提供了自动化运管新模式。
隧道限速和收费站通行效率低是影响出行效率的两大关键因素。山东高速集团方面表示,济青中线济潍段10座隧道在国内首次应用隧道不降速通行技术,通行效率提高20%,隧道内事故发生率降低50%;全线15处收费站应用新一代云收费系统,缩短ETC交易时间。此外,济潍段通过在隧道进口、出口分别设置结构减光棚洞、镂空混凝土明洞,巧妙地利用自然光线,实现隧道进口路段环境亮度的自然明暗过渡,消除“黑洞、白洞效应”。
在建设济青中线济潍段时,山东高速集团创新“服务区+”模式,选取东欧、中亚、南太平洋等“一带一路”10个国际特色主题风格,将相关地域的特色文化、传统美食、经典商品融入服务区的建筑设计、景观装饰、服务运营中。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济青中线分公司负责人陈科说,“在这里,司乘还可以品尝到30多种异域风味美食,购买到300多种进口商品及各国直销保税产品。”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蓬勃发展,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加快推进“交能融合”,成为交通行业发展新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济青高速中线建成后,济南、青岛两座城市就有了3条直连直通的“黄金通道”,通过北、中两线,山东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顺畅连通。在山东南部,济青高速南线不仅串联了两大经济圈,还纳入了鲁南经济圈。济青间3条大通道互联,“三姊妹”同发力,为区域合作提供交通保障。
“三圈的建设重点是要提升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影响力。”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曾看来,依托交通动脉,山东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毗邻的交界城市会自动融合发展,除此之外,省会经济圈可以与胶东经济圈互补并带动鲁南经济圈的发展,在不断交流共享中提升3个区域的一体化进程,最终达到提升整个山东影响力的目的。(记者 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