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迎峰度冬 各地能源保供情况如何?一起了解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明两天,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大部地区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累计降温4到8℃,局地降温10℃以上。
大幅降温,给能源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能源保障中压舱石,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备战迎峰度冬。
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
备战迎峰度冬
在新疆最大煤炭生产企业,记者在生产指挥中心监控大屏看到,百米井下和露天开采现场正加足马力生产,各装运站点快速装车,不断发往区域内外各大用能企业。
国能新疆公司副总工程师 赵南方:强化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充分释放优质产能。目前,每日生产煤炭超20万吨,火车发运25列以上,为全国79家发电供热企业提供优质煤炭。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记者从全国最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生产调度中心看到,煤炭产、运、存、耗、销等数据在“一张图”上实时呈现着。截至11月10日,生产原煤3030万吨,完成煤炭外运1910万吨,年累计发电164亿千瓦时。山西大同的晋煤塔山煤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面对寒潮影响,这座矿井的年产能已提升至2500万吨,每天外运的煤炭能装满8公里长的重载列车车厢。
国家能源集团总调度室生产调度处主管耿桦:我们早谋划早部署,全面加强供热机组供热管网集中消缺,最大力度保障机组稳定运行。目前,国家能源集团供暖面积超7亿平方米。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能源集团10月初就对北方部分区域开始供暖,已经有54座电厂的99台供暖机组开栓供热,目前已覆盖东北三省、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区域。
各地储气库相继开启
进入调峰保供阶段
储气库是装天然气的“储存器”,由于储存量大、调峰能力强,是季节调峰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日,随着我国多地气温下降,各地储气库相继开启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全力保障各地用气需求。
在天津滨海,随着工作人员陆续打开多口储气库注采井的生产阀门,大港油田正式开始向北京供气。首日开井11口,瞬时气量超1000万立方米/日,首日调峰气量、冲峰速度和开井数量均超历史纪录,预计今冬明春可向北京地区及周边供应天然气突破23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天津储气库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夏国朝:我们冬季日供气量占北京地区用气高峰量的近五分之一,今冬明春库群将有101口井投入供气,日供气有望突破3300万立方米的历史极值,开井总数也将创新历史新高,为今冬明春天然气能源保供提供坚实屏障。
东北地区最大的储气库群——辽河油田储气库群,近日开启新一轮冬季天然气保供。储气库群日供气从11月8日的750万立方米正逐步攀升,最高供气能力可达到4100万立方米。截至目前,辽河储气库群建库已累计注气量近160亿立方米,总供气量近100亿立方米,全力保障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
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持续开展储气库的注气工作。普光、元坝、涪陵、大牛地等主力气田保持自产气稳产上产。截至11月10日,中国石化已形成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超25亿立方米,可满足1.6亿户家庭1个月用气需求。
提升储气调峰能力
开启“送暖”模式
相对于管道气,液化天然气方便运输、机动灵活、安全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最活跃的天然气供应形式。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液化天然气站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今冬明春的保供过程中,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的增加,将进一步提升所供区域天然气供应和应急调峰能力。
在天津,中国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3座22万立方米储罐近日正式投用,新增储气能力超4亿立方米,接收站储气能力达10.8亿立方米,占全国31座已投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8.7%。
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景俊:工程的完工使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新增储气能力超4亿立方米,至此,该站天然气总储气能力达10.8亿立方米。
在江苏,中国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目前正在以每天3600万立方米的高负荷外输量保供。这里的6座储罐,满库容情况下可储备天然气6.7亿立方米,可以满足江苏省一周的用气量。全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4座已投产液化天然气储罐在进入采暖季前已达到80%的高罐存状态。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副总经理 袁斌:我们提前研定接船计划,10月份实现“6天接卸3船、1天进出港2船”的高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