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队的和平友谊之旅
“海上安全纽带-2023”联演编队,向任务海域航渡。 吴亢慈摄
海军官兵书写彰显和平友谊的书法。 张淦摄
在平等交流中驶向同一片海
暮春时节,狮城新加坡海风和煦,百花齐放。海军玉林舰又一次靠上新加坡樟宜港。
主桅上,五星红旗与星月旗高高飘扬,伫立下方的信号班班长刘家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若有所思。距离他上一次升起中新两国国旗,已经过去8年。
“不知道当年一起交流的老朋友还在不在。”同样是在玉林舰,同样是到新加坡,同样是开展“中新合作”海上联合演习,这是刘家磊的第二次狮城之旅。
在新加坡海军指挥大楼的一处陈列墙上,展陈着不少中国海军舰艇送来的纪念品。“老友间打交道,往往会珍藏对方赠送的信物。”编队指挥员梅乐洋说,“交流,是传递友好、拉近双方距离的最好方式。”
演练在港岸友好交流后迅速被拉到海上。新加坡东北部海域云飞浪卷,战舰威武。反水雷引导通过、舰炮实弹射击、联合搜救与医疗后送等课目接连展开……
坦诚的交流不仅发生于军舰之间,还体现在舰员之间。在互派观察员时,新加坡罕见地把时间由一天的惯例拉长到整整两天。
新加坡的两名观察员与玉林舰机电长张臣住隔壁舱室,一杯杯清香的茶中,三人的关系渐渐熟起来。一位年龄并不大的新加坡副航海长说:“我们想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
“共同守护好地区和平红利,这是今年3月习主席在会见李显龙总理时说的。”张臣告诉他们,“中国海军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而来,积极对外交流、传递和平信息、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一贯的理念。”
为友谊出征,为共同维护和平而来,中国海军不断诠释着平等交流、友好共处的中国方案。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上,一张张写有“友好”“合作”字样的邀请函被送至各国军舰,玉林舰更是早早地装扮好甲板招待会场地,向外传递着友好信息:欢迎来中国海军做客。
当海风渐渐将日光拂去,十五的圆月悄悄从海平面升起,玉林舰甲板招待会在各方期待下如期举行。
飞行甲板一侧,一个并不宽敞的区域成了全场火爆的“打卡点”——方寸木桌前,10岁就开始学习书法的二级上士廖帅尽情挥洒着笔墨。
“没想到来的人这么多!”挥毫间隙,廖帅不禁感慨。在港新加坡舰员纷纷请廖帅写下本舰舰名,“独立号”“刚毅号”“坚强号”“坚信号”……同时搭配“中新友谊、天长地久”等字眼。
印尼、文莱、越南等国家的海军舰员也一一请廖帅写下了彰显友谊的书法。站了4个半小时,廖帅发现60多张宣纸全写完了,一整瓶墨汁也见底了,还有舰员在排队。廖帅心里清楚,并不是自己的书法多么精湛,而是中国文化打动了异国他乡的朋友。
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甲板正中央,教导员宋衍凯表演的太极拳也吸引了不少官兵。一起一落,一招一式,让人群惊叹不已。
欢送走依依不舍的外国官兵后,舰政委陈永强翻看访客签字本。4个小时时间,几十页空白处密密麻麻留下近10个国家920余人的名字,不仅来访人数出乎意料,到访的高官要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也远超他的想象。
“这是中国军队的魅力,更是中国文化的魅力。”陈永强说,比起他国军舰,玉林舰的开放时间几乎超出了一倍。
“我们喜欢的不只是你们的文化,更欣赏你们与我们交流时平等、互信的姿态。”一名来访的新加坡海军新闻官,道出了中国战舰“爆红”的原因。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友谊的风吹遍樟宜军港,梅乐洋接过话筒,和新加坡海军“无畏号”航海长共同合唱经典老歌《朋友》。悠扬的旋律浸染海天,洋溢着笑容的异域面孔,怀揣着墨迹湿润的书法,走进了各自战舰。第二天,这些战舰依次离港,驶向同一片吹拂着春风的大海……
在传递友谊中守望同一片海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是中国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加深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
南宁舰也在这个时节开启了带有浓郁中国元素的访友旅程,追寻着国与国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