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银耀朝阳丨孟于:播撒革命火种 书写百岁老人的血与火之歌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3-07-28

  百岁老人初心不改

  孟于是居住在朝阳区和平街街道的一名离休干部,作为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他先后参演《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等经典作品,并于1951年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让更多的志愿军战士听到祖国人民关怀的声音,用文艺火种点燃了战士们的斗争意志……

  怀揣革命理想奔赴延安

  出生在四川成都的孟于,在中学时代深受革命氛围影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1938年秋天,在读书会上,我们秘密邀请到了一位从延安回来的男青年。他对我们讲,‘全中国有一个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地方,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在延安,大家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唱革命歌曲,和百姓亲如一家。’”从此,红色的火种在孟于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1939年,考上大学的孟于和另外两名同学经过一番商量,决定一起去延安。“我们买了一个大锅盔当干粮,还买了一大块咸菜、一个指南针和一盒火柴,就从学校后山上的一条小路出发了。”孟于说道。一路上,孟于三人越荒山、斗狼群,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抵达了延安。

  1940年2月,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冼星海指挥500人的合唱团,完成了《黄河大合唱》演唱,歌声响彻夜空,震撼了台上台下所有人的心灵。这次演出彻底改变了孟于对音乐的认知,“我第一次认识到音乐的伟大,有情感、有精神,可以唤起人民、给予力量。”就这样,孟于在延安获得了音乐上的启蒙,还接触到了最先进的思想。

  从延安出发 播撒革命文艺火种

  1942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他作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的著名论断,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

  会议结束后,孟于和身边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学秦腔、扭秧歌、打腰鼓,所创作的文艺作品也越来越接地气。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根据西北战地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集体创作出了歌剧《白毛女》,成为中国新歌剧发展史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主义大型歌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将鲁艺迁往华北、东北等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也陆续“播撒”到全国各地群众中去。同年9月,孟于跟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前往张家口市,成为了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

  为演绎出人物的真情实感,孟于多次到农村体验生活,感受农民的辛酸苦辣,最终,她以饱满的情绪,融合了民族风格的唱腔,连续公演30多场,感动得许多观众泣不成声。演出后不久,当时华北军区的司令员杨成武给文工团寄来了一封书信,“怀来战役中,敌人兵力多于我军数倍,但战士们打得很英勇、顽强,因为她们刺刀尖上带着文化——观看《白毛女》以后所激发出来的阶级仇恨。

  参与抗美援朝慰问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的孟于作为‘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的一员赴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前一天刚刚回国,“我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太高兴了!国旗升起来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革命来之不易啊……”孟于说道。

  新中国成立后,孟于依旧演出不辍。1951年,她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到抗美援朝战争前线650高地,为志愿军演出。“演出刚开始,就听见两声枪响,我们赶紧熄灯,直到听到头顶飞机飞过去的声音,才重新亮起灯,继续演出。”前线物资匮乏,慰问团还有睡在树林里的经历。“我们裹着棉大衣,枕着挎包,直接躺地上就睡了。”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