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伤员吴志勤那段生死邂逅,带我们回到艰苦卓绝的岁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投降。
牢记历史,缅怀英雄,踔厉奋发,矢志强军,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应有的品格与担当。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从一个独特视角,再次回眸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并感悟其中凝聚的伟大抗战精神。
——编 者
烽火邂逅
战争,如一双神奇的巨手,有时会残忍地把血肉亲情生生拆散,时而也会缔结出曲折深长的生死情缘。抗战烽火已然消逝70多年,今天当我们回眸新四军伤员吴志勤经历的那段生死邂逅,那激荡血脉的岁月真情依然如歌如吟。
一
苏南山村,盛夏的黄昏,残阳如血。
从昏迷中醒来,右腿中弹躺在担架上的新四军伤员吴志勤费力地睁开眼睛,耳畔犹是一波波枪声和爆炸声,眼前却是一张年轻女子清秀的脸庞,深潭似的眸子里流溢出深深的焦灼。
这是1941年8月的一天。吴志勤时任新四军第6师第18旅第52团第1连指导员,年轻女子则是新四军第6师后方医院的护士陈冰。此刻,吴志勤还不知道,这次战场邂逅缔结的战友情谊,将会演绎成他一生的牵挂。
1941年7月,日伪军1.5万余人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清乡”,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将抗日民主根据地一口吞噬。
为撕开鬼子设置的包围圈,新四军第52团派遣吴志勤担任队长,率领由50多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于7月31日夜对日伪军设在望亭车站的外围据点展开突袭。突击队仅用15分钟就将据点日伪军一个中队全部歼灭。激战中,领头冲锋的吴志勤被子弹打中右腿。
新四军夜袭战如同虎口拔牙。日寇恼羞成怒,立即调集重兵对望亭车站区域实施“围剿”。为避敌锋芒,8月下旬,新四军第52团奉命紧急北撤。鉴于突出包围圈行动凶险难测,重伤员被留下就地隐蔽。其中,分散到茅塘桥一带的重伤员共4人,即团组织股股长葛永和,指导员吴志勤、裘亦明,排长李小根。上级特地抽调师野战医院护士陈冰负责护理伤员,团警卫连14岁的小战士周宝根担任护卫任务。
陈冰是个上海姑娘,前一年才从上海一家医院来到根据地参加新四军,虽然只有19岁,但护理经验丰富且机智勇敢。在日寇严酷封锁下,根据地药品奇缺,留给陈冰的只有一把镊子和几卷纱布。4位伤员负伤后还没来得及做手术取出弹片,就紧随部队昼夜行军。此时,他们分散隐蔽在相邻的几个村庄里,医治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到陈冰肩上。
缺少药品是个天大的难题。陈冰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夜里挎着小竹篮,奔波于几个村庄间,用盐水为伤员消毒伤口。时值夏日,加上经常要应对日伪军的搜捕,伤员们伤口开始化脓。8月底,葛永和、裘亦明因伤势恶化相继牺牲,吴志勤也由于腿部感染,生命危在旦夕。
二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竹床上,映得吴志勤失血的脸庞愈加苍白。这是祥仁村王老伯家,吴志勤伪装的身份是老伯的儿子。
分散蛰伏不过半月,已有两位伤员相继牺牲,让陈冰内心承受了巨大压力。此刻,坐在竹床边的姑娘秀眉紧蹙。吴志勤已经连续两天高热不退,昏迷中还在喊着“机枪手,快压制敌人火力!”那撕心裂肺的呓语,让发怔的陈冰潸然泪下。寻思再三,陈冰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天刚蒙蒙亮,她就挎着小竹篮出了门。
她挨个村庄地奔走打听,只说弟弟上山打柴跌断了腿,着急找医生来救治。在乡亲们的指点下,第二天傍晚,陈冰终于在梅村找到了隐居乡下的西医张福康。
50岁出头的张福康曾留洋学医,抗战爆发后便毅然归国,开了家诊所行医济世,暗地里悄悄地给抗日武装送医送药。听完陈冰的讲述后,张福康突然伸出右手弯下拇指,将四根指头伸直竖在胸前问道:“你们是这个?”陈冰脸上掠过一丝犹豫的神情,旋即抿嘴郑重地点了点头。经过短暂的思考,张福康坚定地点点头:“走!”
到达祥仁村已是深夜。在检查完吴志勤的伤势后,张福康的脸上出现了踌躇而痛苦的神情。他正面临一道无法绕过的难题,那就是既没有手术器械,也没有麻药碘酒。望着命悬一线的年轻战士,他再一次点头并从牙齿缝里蹦出一个字——“做!”
吴志勤被绑在一条长凳子上,一盏马灯闪着昏暗的光,张福康手持一柄修脚刀,划开了伤员满是脓血的腐肉。张福康不知道究竟有几块弹片,扎在哪些位置,只能靠刀尖触碰的感觉来寻找。吴志勤的嘴巴已被勒上数道绑腿带,但“嘘嘘嘘”的抽气声显示出他正承受着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