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岛兵眼中的金色光芒的海滩
守岛兵眼中的色彩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暑假,东海某岛成了许多人向往的“打卡地”。
入秋之后,海岛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东部战区海军某旅观通站仿佛灯塔,像往常一样守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在守岛官兵心里,守好海岛的绿水青山,也是守护海岛的题中之义。
神州大地,山河如画。谈起一处地、一方景,色彩大抵是最直观、最难忘的美。山一程,水一程,这些美丽的色彩跟随岁月枯荣,翻越层峦叠嶂,在海岛上悄悄晕开。
海岛制高点上,一代代东海观通兵栉风沐雨,青山相依、海浪为伴,日夜守望着祖国海空,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守岛官兵而言,每座海岛都有独特的颜色,它们源自于大自然的馈赠,点缀在碧波汪洋之中,流淌在代代官兵心间。
碧海蓝天下,青山绿水间。自然之美、奉献之美交织在一起,个人奋斗与家国之情相互融合。不同颜色背后蕴藏着不同的风光,却又包含着相同的守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见证着变化与发展。
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机盎然的鱼鸟,郁郁葱葱的草木,东海深处某海岛到了最美的时候。
这幅美丽的画卷,离不开驻扎海岛数十年来一茬茬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的付出。
沙洲白鹭。
“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走进位于海岛山顶的营区,上等兵杜君文嘴里念念有词。
作为站里如今的“环保积极分子”,杜君文曾一度对垃圾分类这件事“不太关注”。
一个月前,训练成绩素来拔尖的他,因为没做好垃圾分类被站领导点名批评,也因此让班级错失了那月的“流动红旗”。
“就因为垃圾分类这点小事……”每每想到这,杜君文心中总会泛起阵阵委屈。
不过,他这个心结,最终被一位陌生“朋友”解开。那天,为确保岛上用水安全,教导员杨柳带着杜君文一行去水库附近巡逻。突然,他们听到水库边上的灌木丛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小心翼翼地靠近,轻轻扒开草丛,他们和一只美丽的水鸟撞了个正着。
片刻惊喜后,杨柳发现这是一只白鹭。定睛观察,它似乎还有点不对劲。
“这只鸟受伤了,看它的翅膀!”杜君文很快发现了异常,原来白鹭的翅膀被一根渔线缠住了,渔线的另一端连着灌木丛的枝杈,白鹭越是扑腾渔线缠绕得越紧。
他们赶紧把缠绕在白鹭翅膀上的渔线剪断。随后,卫生员闻讯提着药箱匆匆从站里跑来,给白鹭的伤口处理消毒。所幸伤口不深,过了一会儿,白鹭渐渐恢复了精神。
它试着扑棱了几下翅膀,发现自己可以飞翔,随即把头高高仰起,注视了官兵片刻,似乎在表达感谢,然后又振翅盘旋了一圈,飞走了。
“‘小白’,再见啦!”杜君文在心里轻声把它唤作“小白”。
那晚,杜君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从小在内陆长大的他,很少有机会这样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他不禁想,当日如果不是他们及时发现,也许这只白鹭再也没有办法翱翔天空……
巡逻小队救助“小白”的故事很快在站里传开了。杨柳趁热打铁,给大家上了一堂科普课,提醒官兵注意爱护海岛和海洋的环境。
从教导员讲述中,杜君文了解到,原来白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们救助“小白”的行动,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一辈‘观通卫士’肩挑手扛,在荒岛上建起营房,如今的观通兵不再受衣食住行之困,心无旁骛投入战备值勤。身为当代军人,我们既要做强军兴军的先行者,也要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者。”
这次意外的邂逅,让杜君文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四个字的分量。从那天起,他在完成每天的训练后,经常“主动加班”,帮助战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统一回收处理。
炎炎夏日,营区操场上,杜君文和战友正在训练。忽然,一群白鹭掠过“战士第二故乡”石刻,振翅飞向了远方。
万里晴空下,杜君文一时分不清哪个是“小白”,但他相信“小白”一定在里面,跟着队伍一起飞向下一个远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群群白鹭来了又走,一次次飞向温暖的家园。
一茬茬观通兵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这座海岛,守望祖国海空,也守护着这座美丽海岛。
边陲小岛添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