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行业旗舰电子地图,助力握紧资源交易主动权
李宝乐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近日,记者从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以下简称稀交所)获悉,2020年一季度,实现交易额374.8亿元,同比增加2.45%,交收量67.82吨,同比增加37.66%。“交易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说明企业在疫情期间更多地选择了线上交易,这与稀交所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分不开地。”,稀交所办公室主任李殿卿对记者讲道。
疫情期间,稀土企业的线下交易因交通、防疫等因素影响基本停滞。线上交易成为了许多稀土企业的首选。日前,稀交所推出的“中国稀土行业电子地图”就实现了透过”云端视角”俯瞰中国稀土产业分布状况,从而更好地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让稀土企业足不出户了解各类稀土企业信息。
稀土行业开启云时光
记者在稀交所的官网看到了这张中国体量最大的稀土产业电子地图,一张黄色中国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彩色圆点。
随机移动鼠标,寻找到位于云南陇川县弄安村的“陇川云龙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从显示的信息中了解到,这是一家从事稀土矿开采及产品收购、销售企业,企业的联系方式也都显示在上面,最主要的是企业的具体位置都可以一目了然。
对于国内的稀土企业,他们总是被平面地图的复杂和小字所困扰,总在参加稀土展会或在朋友圈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稀土企业。
稀土行业电子地图,让稀土企业可以彻头彻尾地走进电子地图的世界,在键盘上敲下想去的稀土企业地点,只要移动鼠标,就可以制作出路线,不用再为迷路而烦恼和浪费时间。
“我们依托地是百度地图,所以在途中,还可以通过手机使用移动电子地图,保证不偏离方向。”李殿卿讲解道。
在网上,电子地图更能起到一“句”顶万句的作用,“目前,中国稀土产业电子地图标注的稀土企业共计2013家,覆盖了全国,同时,我们通过磁材、发光、抛光、储氢、催化等大类对稀土企业还进行了分类,成为中国稀土企业的电子导航。”李殿卿讲道。
据了解,国内的标注量突破2000家已经是非常大的体量,一般其他资讯网站推出的地图是在百家的量级。中国稀土行业电子地图将稀土企业从经营范围作了分类,查找起来可以更具有目标性。
将数千稀土相关企业信息纳入云端的“电子地图”,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去年刚刚开放时,中国稀土行业电子地图标注的稀土企业只有300多家,主要以包头企业为主,到去年年底增加到近1000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标注客户量激增至目前的2000余家,也顺应了后疫情时代经济迈向“云时代”的新趋势。
助力构建信息透明机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长期以来为全球原材料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却缺失了对稀土国际贸易定价权。2017-2019年,我国稀土出口均价略有上升,但稀土价格与其价值仍有一定程度的偏离。
“让价格与价值不偏离,这就是我们寻找稀土产品定价权的动力所在。”,李殿卿说,抓手是让稀土终端企业发挥出监督作用,最基础的还是要构建信息透明机制。
以前由于稀土企业间信息传递不对称的问题,让部分稀土下游应用企业在采购稀土产品时无法进行比价,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李殿卿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我们的一家手机玻璃制造商,经常在广东当地从贸易商手中拿抛光粉,货值较高。听说包头也有抛光粉,于是找到了大企业。但规模大的企业往往对合作客户的要求很高,订单量的多少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这家手机玻璃制造商由于需求量少,所以被大企业拒之门外。通过电子地图,他们联系到了国内其他的生产厂家,采购到了自己想要抛光粉的同时,价格也明显降下来了。”
云上地图,通达四方,纵横千里,更便于货比三家。有相同感受地还有包头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璐:“以前东跑西跑地,但经济效益不够高,往往为公司省不了多少钱。有了电子地图,感觉‘打仗有了粮草’,我可以多方询价,最终能从电子地图上寻找到合适的磁材企业来购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