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铁首趟插秧专列带“插秧客”开启本季“淘金路”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张学鹏
5月5日,黑龙江省迎来一年一度的插秧客流,17时27分,绥化站台上,来自黑龙江绥化市周边市县的876名“插秧客”登上K5131次插秧专列,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春播生产,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今年首趟插秧专列,至今哈铁已连续第21年开行插秧专列,已累计运送170万人次的“稻客”去插秧“淘金”。
排队登上插秧专列 张龙/拍摄
黑龙江省是我国产粮第一大省,中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今年,黑龙江继续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绥化周边市县剩余劳动力输出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每年春耕、春播时节,当地都有大批“插秧客”前往三江平原从事春播插秧等相关作业,一个月的收入能达到近万元。
张龙/拍摄
52岁的刘海波,家住绥化市四方台镇腰屯村,他从1986年开始,几乎每年都去建三江插秧打工,他见证了这趟专列带来的变化。“以前去插秧的人太多,火车票不好买,列车的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开了专列后,车站给送票下乡,站前广场上还搭帐篷候车,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而且现在我们在网上就能买票,越来越方便了。”
插秧专列给刘海波这样的农民兄弟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刘海波连续去了4年,用插秧挣的钱搞养殖,现在羊从刚开始的个位数增加到现在的100多只,家里的土房也换成了三间大瓦房。“今年我全家都去三江打工,大概能挣四万多块钱,加上家里养殖啥的,我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刘海波自豪地说。
张龙/拍摄
据铁路部门统计,今年绥化周边约1万余名农民工乘火车前往三江平原插秧,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密切关注插秧客流情况,精准安排运力,在原有列车基础上,将从5月5日至10日连续开行插秧专列,扩大列车编组,夕发朝至,为农业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绥化站采取送票下乡、提前预订办理团体票等形式,帮助农民购买车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提前对售票厅、候车室等场所进行消毒通风,增设专用进站安检和体温测量通道,组织专人分开查验身份、车票信息和健康码,引导农业外出务工人员有序进站候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列车乘务人员组织务工人员分散就座,做好途中测温抽检,预备了医药箱、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用品,同时,加强卫生间、洗面间、垃圾桶等重点部位的消毒保洁,确保旅客安全健康出行。
据悉,自2000年插秧专列开行以来,累计运送“插秧客”170万人次,不仅满足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春播生产的用工需求,更有效帮助了诸多农业务工人员踏上三江插秧“淘金路”,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