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级响应降为三级,中小学暑假不晚于8月1日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叶青
5月9日零时起广东二级响应降为三级;5月11日起,全省将有1.5万所中小学校约1500万师生员工分批错峰返校;常态化的防控不等于不采取防护的措施……5月8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了上述信息。
调级并不代表零风险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在主持新闻发布会时宣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结合广东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经组织专家评估,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自2020年5月9日零时起,将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调整为三级之后,防控措施和要求会有哪些变化?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表示,调级并不代表零风险。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之后,我们仍要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具体的变化和不同,可以用“四个更加注重、一个全面恢复”来概括:更加注重重心下沉、更加注重预防为主、更加注重落实“四早”要求、更加注重精准和专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全面恢复正常化。
调整为三级响应后,在按照相关技术指南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各类会议、会展活动;分期分批安排学生返校复学等。
要科学佩戴口罩
广东降低响应级别,进入常态化防控,公众需要如何防疫? “对市民来说,常态化的防控不等于不采取防护的措施。”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说,公众仍需继续养成和保持健康的习惯,要正确洗手、做好手卫生;不随地吐痰,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合理休息,注意营养,加强锻炼;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二级响应降为三级,还需要戴口罩吗?邓惠鸿说,要科学佩戴口罩,比如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以及在医院、电梯等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佩戴口罩。医护人员、各场所测温的人员、人群广泛接触的行业服务人员等都要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一定要戴好口罩及时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从5月11日起,全省将有1.5万所中小学校约1500万师生员工分批错峰返校!”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表示,全省中小学校自3月2日开学并全面实施线上教育。线上教育是2020年春季学期正常教学的组成部分,线上教育时长可纳入正常教学时长范畴。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采取适当延后暑期放假时间的方式补偿,原则上中小学各年级暑假开始时间不得晚于8月1日。秋季学期按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安排。中小学各年级法定节假日不调课。除高三年级周末可以安排1天调课外,其他年级周末不得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