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深圳
科技日报记者 刘传书
5月8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广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开展组建工作。这是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高端医疗设备是重大疾病诊疗的关键支撑和依靠。长期以来,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质量、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市场乃至国内市场份额一直被国际巨头垄断。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广为人知的神器“ECMO”(又称人工肺)为例,该设备的使用对挽救新冠重症患者至关重要,但因核心部件与材料难以攻克等原因,我国目前主要依赖进口。
据介绍,作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布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将持续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需求,着力提升我国高性能医疗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为生物医疗战略新兴产业和万亿医疗市场提供创新技术和设备,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中心主任、深圳先进院副院长郑海荣表示,创新中心在市场化运行、创新协同、知识产权运营和人才团队等方向都将采用富有活力的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来填补学术与产业之间的鸿沟,实现国家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引领、带动与辐射。参与组建创新中心的成员单位,是来自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在医疗器械领域业绩突出、研发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和研究力量,这为国家创新中心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和技术创新导向。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为何“花落”深圳?这与深圳多年来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坚实的“产学研”基础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之一。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共有9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近2000家经营性企业,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2000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00多项。2010-2018年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复合年增长率为12.43%,涌现出迈瑞、先健等优秀企业,其中超50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组建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深圳的医疗器械产业优势,是加快医疗器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创新中心核心企业的抗疫表现更是不负众望。仅疫情期间,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深圳迈瑞及上海联影等行业龙头就以专业的能力和情怀担当,驰援武汉支援全球,已累计向海外提供超过4万台呼吸机、监护仪、CT和移动DR等医疗设备,同时联动全球专家的近百场线上研讨与来自118个国家的数万名医护,共享中国经验。联影的车载CT在今年4月“驶进”了海外疫情重灾区,凭借高效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国际赞誉。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胡晓清表示,深圳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支持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深圳,成为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实践,是对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