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洋河”何以“洋”起来?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5-08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韩锡晨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0〕5号),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榜上有名,成功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这是继国家卫生镇之后,洋河摘获的又一国家级金字品牌。

“洋河”何以“洋”起来?

图为洋河镇电商产品展示 韩锡晨 摄

洋河“农业产业强镇”何以“洋”起来?洋河镇党委书记宋振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洋河镇坚持龙头企业是强力引擎,闭环产业链是长效支撑,产业振兴是内生动力,组织建设筑起坚强保障“四轮驱动”,探索实践“资源驱动共同体”乡村振兴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据统计,近三年来,洋河84个村庄集体收入由不到800万元到突破2300万元;由57个3万元以下村庄,27个经济空壳村到全部村庄可支配财力突破13万元。

让“龙头”昂起来

29座冬暖大棚、22座膜连温室、54万株新品种优质樱桃、6万棵齐鲁金苹果、3500棵雪桃、150亩牡丹……青岛金禾天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洋河镇南官庄社区投资16.7亿元打造的山东半岛田园综合体暨洋河数字农业示范区由现代数字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产业集群、乡村文化农旅康养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龙头企业如何昂起“龙头”来?洋河镇坚持科技创新,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中国樱桃协会、山东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世界上最先进的樱桃无毒组培中心;与中国新农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合作,建立山东省乡村振兴学院、中国大樱桃培训学院;与国家农业部、中国樱桃协会合作,打造中国最大的数字樱桃示范园区、智慧樱桃谷,着力打造联合国粮农组织示范区;与腾讯公司洽谈合作,拓展销售平台,一个集组培、育苗、种植、分拣、仓储、加工等全要素产业基地逐步呈现。

记者走进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在两排膜连栋温室之间,工人们忙着搭建“大樱桃数字控制中心”。“这是集水、肥、病虫害防控于一体的智能控制中心,温室里的情况全部在这里实行数字化控制。”青岛金禾天润董事长曾琦告诉记者。

新建的温室里,樱桃花刚刚开过,树叶已经舒展开来,树下一圈圈用于滴灌的黑色管子早已装好,相互之间的供水管道正在埋设,田里农民挥着铁掀,干得很是起劲。65岁的刘汝成,是该镇南官庄村农民,自去年9月就在这里打工,每天工资一百元,他说,自己家的五亩地都流转给这个项目了,每亩土地收入1800元,加上平日打工挣钱,他家的收入比往年多了两三倍。周边石沟、石门子等六个村庄的土地都流转了,有空的农民也都和他一样在这里打工。

如今,7000亩环湾农业生态文旅项目、10000亩九顶莲花山镇级森林生态公园、9000亩曲家炉传统采摘体验区、3000亩旺山梅园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洋河。洋河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唐金琨介绍,一系列产业项目不断投入,洋河镇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85%。

拉长闭环产业链

最近,青岛樱之语大樱桃产业园联合山东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博士工作站、甜樱桃苗组培脱毒中心等,为产业园提供了红灯、美早等优质的大樱桃品种,打造了2000亩樱桃产业园。

目前,山东半岛田园综合体引进了全人工智能的大樱桃生产线,用冷链物流系统和智能分拣系统对大樱桃实施物理技术的降温存储,数控系统筛选,检验,预冷、深度冷却,然后装箱,经此处理过的樱桃依然新鲜,质感、口感更好,保存期可以延长一个月,实现“农产品+线上商城矩阵+品牌建设+线下展厅+物流网络+检测体系”全产业链的闭环。

洋河镇致力于通过现代科技农业4.0产业集群、乡村文化农旅康养群、农旅生态微旅游集群等体系打造科技农业新样板,实行旅游、观光、采摘、赏花、赏景有效整合模式,农业观光旅游业发展带动全市果品产业的发展。让樱桃种植与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等结合起来,让樱桃产品附加值不断得到提升,推进全市樱桃产业链实现纵深、健康、长效发展。

探索产业振兴之路

每天有五六百位农民在半岛田园综合体工作;樱之语大樱桃产业园平均每天一亩地也需要用工一个人。农民拿着土地流转的收益,又可以在地里打工,实现工作不出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流转了土地的农民如何养活?村集体的收入从何而来?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