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企业破产、稳外贸订单?进博会受到疫情影响吗?这场发布会回应了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外贸行业带动1.8亿人就业,受疫情影响,外需疲软。面临很多企业因没有订单被迫停产,如何才能减少企业破产、稳外贸订单?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怎么样?会不会受疫情影响?
18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钟山介绍称,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我国今年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全力做好稳外贸
钟山表示,商务部将按照中央“六稳”、“六保”的要求,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从近期情况来看,一些政策措施发挥了作用。比如,现在的出口退税速度加快了,原来要十几天,现在缩短到一个星期左右,这样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商务部将扩大企业信贷规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同时,信用保险覆盖面也会扩大。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已为11万家企业提供了帮助。
“外贸企业原来多数是单一做出口的,现在出口受阻之后,政府支持他们出口转内销。这项工作现在见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这说明优质的外贸产品同样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钟山说。
由于疫情,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但不等于没有需求,也不等于没有市场。钟山表示,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西方不亮东方亮”。比如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了4.9%,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逆势上扬,占比大幅度提升。还有东盟现在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要在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筹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开放合作。”钟山强调。
此外,商务部将支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这几年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发展很快。今年,商务部加快推进试点,特别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从原来的59个扩大到105个。“我们要支持这些新业态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使这些新模式新业态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钟山说。
第三届进博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当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时候,各国都更关注今年的进博会。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10日在上海举办,总体框架与前两届大体一致,包括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这三大板块。
王炳南称,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开展,进展顺利。总的来说,与前两届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展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球企业参加进博会热情高涨,不少企业表示,第三届进博会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展会之一。规划展览面积在第二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目前已经签约的展览面积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二是展览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更多一流企业、一流产品来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携带着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继续参加,今年新参展的企业和“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将带来本国本企业的“特色产品”来参与。
三是展览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全球经济的新发展、新需求,今年还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展区、节能环保专区和智慧出行专区。目前,已经有30多家公共卫生领域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报名参展,展览面积已经超过了5000平方米。有关的国家综合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及城市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现在都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今年在疫情冲击经济贸易背景下,我们举办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继续扩大进口,坚持开放中国市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对加快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王炳南说,“我们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我们有信心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举办一届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一流博览会。”
“聪明的企业家不会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
新冠疫情发生后,一些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疫情影响,有舆论称部分外资企业在考虑向外转移,引发了对中国利用外资前景的一些担忧。
对此,钟山表示: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要扩大开放。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同时,要增强区域协同开放,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实施。此外,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这些地区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而且国家对这些地区还有很多支持政策,我们鼓励更多的外商到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