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水质持续向好,青海投入34.37亿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5-28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28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青海省水环境状况2019年,该“水环境质量目标”和“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两方面成绩优异,在全国省市中排名第六位。“十三五”期间,青海累计投入34.37亿元安排实施8大类132个项目,确保流域水质不断改善、持续向好。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旭东介绍,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青海省列入国家考核的1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4.7%,高于国家要求5.2个百分点Ⅴ类断面比例为0,实现了国家既定目标。

​水质持续向好,青海投入34.37亿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科技日报记者张蕴 摄

据悉,2019年,青海省外流水系长江、澜沧江水质稳定在Ⅰ类;黄河干流,内陆河水系的黑河,柴达木地区的巴音河、格尔木河及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哈尔盖河、沙柳河等河流水质为Ⅱ类。青海湖、龙羊峡、李家峡等重要湖库水质稳定在Ⅲ类。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湟水河,流域干支流水环境功能(水质考核)目标达标率为100%,28个监测断面中,优良水质占比达92.9%,水质总体状况优良,出省境民和桥断面类水质达标率为100%,且Ⅲ类及以上水质占比稳步提升。全省13个地市级、4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源地32个、地表水源地22个)水质状况保持稳定,基本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14个地下水国家考核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其中格尔木市的3个点位水质有所改善。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利用中央、省级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34.37亿元,在全省安排实施了包括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河湖水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湖库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水质安全保障等8大类132个项目,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有效改善了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破解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水环境问题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