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如何建?校企专家为地方高校来支招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陈星 黄新通
日前,记者从福州大学获悉,由CCF福州分部和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承办的“地方高校如何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学术论坛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来自福建省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方高校如何建设人工智能专业”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达成了多个共识,有效推动福建省内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视频会议中,陈毅东副教授从厦门大学智能专业的长期实践出发,分享了智能专业独立建设的思路和办法;吴英杰教授从福州大学“人工智能+X”的复合专业培养模式出发,分享了智能专业跨学科融合建设的思路和办法;饶绪黎教授和叶亮高工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智能产业需求的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
思辨环节中,来自各大高校的与会人员纷纷对会议主题和专家发言进行了热烈的思辨,针对当中存在争论的议题,达成了多个共识。
对于“人工智能专业应该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个方向还是独立的一个专业”问题,专家们认为,人工智能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各大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大多依托计算机专业成立,但人工智能专业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个方向或是独立的一个专业尚无明确定义。今后需要教育部门、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工业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将人工智能专业越办越好。
专家们指出,对于人工智能专业,不论基础理论的学习还是实践能力的掌握都很重要,而不同高校对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侧重会不一样。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算法研究和设计的学生群体,应注重其理论基础的培养;而对于未来主要从事数据清洗和参数调整的学生群体,则应加强其实践能力的锻炼。
对于“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应该单打独斗还是资源共享”问题,专家们也表示,福建省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教师缺口较大、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参差不齐等状况,只有各个高校对人工智能教学进行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才能够尽快完成人工智能专业基础建设和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CCF福州分部主席、福建师范大学许力教授,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厦门大学陈毅东副教授,福州大学发规处处长吴英杰教授、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饶绪黎副教授、福建中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叶亮总监,以及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中锐网络等高校和企业的CCF会员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CCF福州执委陈星和CCF YOCSEF福州学术秘书林兵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