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走进大山,看核电人如何精准扶贫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6-15

科技日报记者 刘传书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工作部署,央企义不容辞。如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扶贫大军则是各显神通。

搞核电的如何扶贫?在大山里记者看到,中国广核集团核电人以其特有的理工科方式精准扶贫。

走进大山,看核电人如何精准扶贫

图为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山貌。刘传书摄

系统工程的方法投身扶贫事业

中广核在全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吉林、河北、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等多地开展扶贫工作。核电人在每一个脱贫攻坚战场他们都像建核电工程一样,摸情况,查数据,做规划,有序推进。

在调研中扶贫队员发现,致贫原因有多种,治穷方式需综合。他们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扶技相结合,充分调动定点扶贫县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依靠自身改变贫困的动力,确保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动力。对一些贫困村屯采取“拔穷根”“换穷业”“挪穷窝”“改穷貌”等进行综合治理。

中广核还充分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及社会力量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

优化产业链的思路发展扶贫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中广核经充分调研,结合国家定点帮扶任务的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和乐业县实际情况,在两县分别发展种桑养蚕和猕猴桃种植产业,助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走进大山,看核电人如何精准扶贫

图为养蚕专业户家的蚕宝宝。刘传书摄

中广核扶贫挂职凌云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洋虽然是核电人,但是对蚕产业可谓精通。他告诉记者,桑蚕产业链主链可简要表达为(种)桑—(养)蚕—(收)茧—(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凌云县现在的产业链为(种)桑—(养)蚕—(收)茧—(缫)丝。印染工序对水体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大,凌云县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涵养区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入印染类项目可能性较小。因凌云县目前蚕茧产量尚不足以满足现有生丝生产需要,拟引导增设织绸工艺。

走进大山,看核电人如何精准扶贫

图为中广核扶贫挂职凌云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洋和养蚕专业户交流。

陈洋介绍,蚕产业和核产业一样,优化产业链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凌云县正在推行小蚕共育,待蚕蛹至四龄(蚕蛹脱一次皮为一龄,一龄到二龄一般需要3-4日,到三龄需要2-3日,到四龄需要3-4日;到五龄需5-6日,五龄后6-8日开始吐丝。)后再由村民自行养育,可使蚕蛹存活率由现在的80%提高至95%,并可助力蚕农每年多养5批大蚕,增收近30%。

2018至2019年,中广核投入帮扶资金1540万元,帮助凌云县种植桑园6550亩、建设大蚕房16091平方米,带动6000多人脱贫,同时还为10个村集体注入655万元固定资产(大蚕房),每年带来超过1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蚕房租金)。2020年拟再投入帮扶资金900万元,援建12000平方米蚕房,壮大产业规模。蚕房作为桑蚕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建成后,将带动全产业链超300万元/年的产值;此外,蚕房作为村集体资产,通过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超10万元收入。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经营扶贫项目

中广核在乐业县帮扶的首个千亩猕猴桃园项目于2017年10月启动,2018年已完成全部苗木种植工作。2019年已完成嫁接、冬季施肥、杀虫灯设施安装,目前全部苗木已完成上架,整体长势良好,已试挂果。

走进大山,看核电人如何精准扶贫

图为猕猴桃产业农户黄景伟。刘传书摄

中广核扶贫挂职乐业县委常委副县长曹文飞告诉记者,中广核已投入2345万元为乐业县建了2345亩猕猴桃产业园。根据猕猴桃种植产业特点,中广核统筹考虑贫困村闲置土地较多、贫困户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无实际经营能力等情况,确定了“土地租赁,地租扶贫;农户捆绑,务工扶贫;分红激励,提高收益;滚动发展,扶贫兜底”的项目帮扶模式,在产业园建设、经营、投产的全过程中,对准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确保贫困户受益“到村、到户、到人”。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