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专家建言献策“中国糖尿病科普核心信息”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6-20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大众对糖尿病认识也还存在着很多误区。6月18日,由中国家庭报社主办、诺和诺德公益支持的“中国糖尿病科普核心信息”专题研讨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纪立农指出,要促进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分众传播,以增强科普行为的有效性。比起千篇一律的倡导,从不同受众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传递好相关信息非常重要。例如,近日某知名电竞选手因糖尿病等身体情况宣布退役,这一热点事件就可以用来对儿童青少年群体进行相关的健康宣传。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出门戴口罩成为国民习惯,我们宣传科普的最终目标也是要通过科普,使人们的健康行为成为常态。因此,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平台、内容,都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洪天配指出,对于糖尿病,不仅要重视治疗的达标率,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糖尿病科普工作中,科普知识的内容应更具时代性、全面性、精准性,科普知识的分类应尽可能细化。糖尿病前期的症状一般不太明显,了解相关症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还有许多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仅仅是表现出体力的减退、精神萎靡、乏力、易疲劳、易感冒、工作能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因此通过科普唤起高危人群对于Ⅱ型糖尿病的重视非常重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肖新华指出,防控糖尿病,仅仅局限于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源头抓起,加强预防。糖尿病有“三级预防”,第一级是针对糖尿病的潜在人群,防患于未然,这是最重要的;第二级是针对既有的糖尿病患者,控制好他们的病情,预防出现并发症,这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工作;第三级是针对已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恶化,降低致死致残风险。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一级预防,日后应当进一步加强。一直以来,人们的固有观念是得了糖尿病才开始饮食控制,其实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相关的,可以说是“病由口入”,希望通过宣传帮助人们树立合理膳食观念,让“管住嘴,放开腿”成为人们的习惯。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健康中国行动”中提出了一些关于糖尿病防治的核心信息,如饮食控制、科学运动等。在健康科普宣传中,要立足现阶段我国国情,充分结合糖尿病防治行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吸纳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意见,形成更加全面、凝练的科学表达。在传播的方式、载体和内容上都要创新,充分借势蓬勃发展、广受群众欢迎的信息传播手段,一些已经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只要与“健康中国行动”相契合,也可以为我所用。内容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个人、针对不同机构推出个性化的宣传内容,如对青年人而言,直接提“肥胖”可能比糖尿病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此外,还应当探索更多简便易行的糖尿病防治方式,真正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说教上。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