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产学研深度融合 “黑科技”产品“云上”亮相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这是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研发的新材料—智能监控用石墨烯复合导热模组;这是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超高速水质监测仪……”6月19日,“协同创新•智汇两江”明月湖科技产品发布会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举行,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化身“杰主播”,云发布新区“硬核”科技产品。入驻科研院所首批协同创新科技产品以及“两江新区百项科技产品机会清单”在网络直播中亮相。
王志杰(左一)化身“杰主播”,云发布新区“硬核”科技产品。两江新区/供图
落户科研院推出九大硬核科技产品
据了解,重庆两江新区正在以高标准、高规格加速建设三大创新平台,其中两江协同创新区短短一年多来,已吸引全球20多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并以产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新成果。直播中,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化学西部研究院、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九个科研院对九大科技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涵盖水质监测、智能制造、新型材料、无人车等多个产业板块。这些硬核科技创新产品中,已经有多项在重庆及两江新区的产业场景中落地。
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研发的云大脑5G无人车采用了通用的全线控底盘技术,并且搭载LG5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在特定场景中完全的自主行使,目前已经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地进行了应用示范。
同时,该中心还同步发布了无人车云大脑的集群监控中心,它通过5G网络可以对无人摆渡车关键数据进行监测和大数据分析,通过集群监控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无人车的运行情况全时段监控。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落户以来,在智能交通技术的理论研究、技术推广以及产业转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下一步,中心将以两江新区丰沛的汽车产业资源和北京理工大学雄厚的科研资源为依托,助力重庆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恺表示,不仅如此,在产业方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研究中心已经与包括长安汽车、中国汽研等两江新区企业合作,正着手制定中国无人车行业标准。
在人才方面,该中心也在加大对全国顶尖硕士研究生及工程博士的引育力度。截至目前,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已经拥有了一个近80人的研发团队,在先进车辆等领域研发实力雄厚。
“按照规划,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将在重庆打造面向西南地区的无人车云大脑集群控制的监控和大数据中心,助力重庆在智能汽车产业方面占领制高点。”韩恺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研发的无人车。两江新区/供图
科研创新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区局局长李洁介绍,两江新区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快速培育创新主体,通过高水平技术团队创造新技术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目前重庆市所拥有的优势技术中,两江新区在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重点特色领域占据6项。目前新区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34个,其中国家级9个,在孵企业和团队突破1900个,已落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项目20余个,市级以上科研机构达280家,是全市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区域。此次发布的系列硬核产品也将助推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