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张江又现网红打卡地,这个岛为啥一天一个样儿?
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王春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用这句话形容张江人工智能岛最合适不过。这几天,张江人工智能岛的旁边又多了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张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示馆。这个馆坐落在张江中区未来公园,由未来智造、未来智城、未来智活等5个AI展馆共同组成,外形看起来像一串巨型的珍珠项链,里面陈列着从无人驾驶到智慧医疗到智慧城市涵盖多个行业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
张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示馆 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扎堆落地的背后是这里资源对接高效的产业创新生态。
因为疫情,钛米消毒机器人火了。钛米机器人CEO潘晶在7月1日举行的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媒体集中采访会上表示,此次疫情使人们公共卫生意识得到提升,在机场、学校等公共场所也诞生了消毒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但是机器人工作环境从医院ICU病房转换为其他场景,背后还需要人工智能算法不断调优。
这时位于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出手了,微软实验室算法工程师和钛米机器人应用工程师之间紧密配合,加速了钛米机器人在其他场景的落地应用。潘晶说:“我们应用微软实验室的能力与应用场景需求结合已不断扩大产品能级。”
“微软实验室成立的初心就是辐射浦东的产业,我们重点关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产业,”微软大中华区AI创新战略总监朱琳表示,好比串联珍珠的线,借助实验室算法算力上的领先优势,利用浦东人才、产业科研机构、生态土壤,赋能浦东中小企业,同时也让微软国际化合作伙伴快速对接中国本土市场。
连接国际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与本土中小企业的资源,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快速落地,在浦东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微软实验室所在地是张江人工智能岛,现在已经成为浦东人工智能地标性建筑。张江人工智能岛也是日新月异,日前还提出“由岛变区”的概念——以人工智能岛为基础,建设上海的人工智能集聚区,同时打造张江人工智能赋能中心,为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平台,让企业和企业之间,能够更多地交汇融通、资源共享。
“张江有条件、也有基础‘由岛变区’, 张江人工智能岛产业生态、创新生态都将辐射到整个中区,中区将成为城市场景最大实践区,”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说。目前,岛上“岛民”既有微软、IBM、平头哥等行业龙头,也有众多进行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经过两年的发展,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的张江人工智能岛已集聚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头牌”企业,实现了产、学、研、用、投相融合的产业链的集聚。
目前,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企业近500家,企业数量约占全市企业数量超1/3。2019年度上海人工智能TOP 30企业榜单有7家来自浦东。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新区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方案,特别是钛米消毒机器人、擎朗智能送餐机器人、科大讯飞讯录智能语音输入等智慧医院应用场景在此次应对新冠疫情中表现突出。2020年浦东新区依托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教育机构和交通行业,打造AI+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和智慧教育五大主题AI应用场景。
“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两头赋能、两头延伸的特点。”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科技与经济委员会主任唐石青表示,浦东电子信息产业是科技创新发展重要引擎,占到浦东经济产值四分之一。人工智能产业把电子信息产业和云、大、物、移等新技术整合起来。“一方面人工智能拉动相关算力、算法、集成电路产业;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下游传统制造业,为未来应用场景提供想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