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导制定的首个ISO竹子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6日,记者从国际竹藤中心获悉,《ISO 21625竹和竹产品术语》国际标准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 296)成立以来正式发布的首个国际标准,也是首个由我国全面主导制定的ISO竹子标准,标志着我国竹子标准化的突破,提升了我国竹业在国际标准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我国是全球竹资源最丰富、竹材产量最高的国家,竹子加工利用技术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竹藤产业是我国林业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全球总产值达600亿美元,涉及50多个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占全球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二。然而,竹藤产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各国市场准入条件不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缺失等突出问题。
为促进全球竹藤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请成立竹藤专业技术委员会。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通过决议,批准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负责竹、藤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秘书处设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成为我国林业领域首个主席职位和秘书处均设在中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201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交的《竹产品术语》《竹炭》和《竹地板》三个新标准提案。
《竹和竹产品术语》规定了竹子生产和贸易中的加工单元、半成品、成品等各类术语。
该标准由国际竹藤中心副研究员刘贤淼担任起草人,研究员陈绪和、王戈等多位专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主席费本华研究员、委员会经理方长华研究员全力协助,并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和国际司的大力支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制下,中国方面由国际竹藤中心牵头,联合印度尼西亚、荷兰、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哥伦比亚、牙买加、法国、尼泊尔、菲律宾、加纳和肯尼亚等国家共同研讨制定,从首次提案至今历经整整4年时间,通过规范的标准草案制定流程,多国专家广泛研讨完善,经ISO成员国投票通过后正式发布。
费本华表示,《竹和竹产品术语》国际标准的发布对于完善世界竹子标准体系、高效利用世界竹子资源、突破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促进竹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竹和竹产品术语》标准的正式发布,《竹地板》《竹炭》等系列标准也将陆续进入最终出版阶段。我国积极参与主导竹藤国际标准化工作,是作为维护全球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世界竹藤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全球森林资源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