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医疗AI,如何成为上海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7-29

医疗AI,如何成为上海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在上海徐汇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妈妈正带着5岁多的小女孩进行智能生长发育测评,拍摄完x光片后,医生轻点鼠标,数秒之后,一份全面、精准的儿童生长发育测评报告就出现在屏幕上,AI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在家附近即可享受到“专家级”的儿童生长发育测评服务……

医疗AI,如何成为上海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

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仅用4天就完成系统研发,并在正式发布后迅速在湖北、上海、北京、浙江、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十几个省份的1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部署……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在上海市同仁医院,越来越多的智能解决方案进入诊疗流程,与临床工作深度融合,成为了上海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智能化的医疗体系,从未与上海市民如此之近。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AI打通临床链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由依图医疗建设的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已应用一年有余,该解决方案依托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小依导诊、小依预问诊、诊前检验及智能辅助诊断等多个AI应用融入诊疗全流程,减少排队次数,减少候诊时间,问诊更为精准、高效,从而实现就诊流程的优化与患者就医体验的提升。”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初步统计,落地一年来,该解决方案仅智能导诊应用就已累计为超过27万名患儿提供服务,诊前检验访问量也突破6万人次,即便在疫情期间,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依然保持了稳定的访问量,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医生开始高频使用智能应用。

数据显示,通过拆解业务流程,实地测算,应用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后,至少能够为患者的单次就诊节省约90分钟的时间,预问诊、导诊、诊前检验等一系列AI技术协同作战,在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儿科就诊效率,疏解了儿科人流拥堵难题。

我们在上海儿童中心大胆地尝试了把诊前、诊中、诊后整个临床链打通。”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博士表示。

在诊前,当患者,比如小患者的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的路上,就可以开始接触到人工智能了。家长通过官微微信号的AI医生进行预问诊,把检验检查单开出来,到医院的时候就不再排队等着开检验检查单了,可以直接去检验室,把检查做好,然后再去看医生。

“同时,这一路上收集到的病史,在后台是可以直接关联到医生的页码或者电子病例系统端的,节省了医生采集病史的时间。并在临床诊疗中,还根据寻症医学的知识图谱,告诉医生这大概是什么病。我们还有随访系统,智能随访看完病后的患者情况。方骢说,这就打通了诊前、诊中、诊后整个临床链,贯穿了整个诊疗过程。

上海东部儿科医联体:AI授人以渔

在上海东部儿科医联体的建设中,AI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通过AI技术实现高效、精准、公平、公正的就诊行为引导,实现了‘基层首诊,急慢分诊,上下转诊,分级诊疗’;同时,针对低年资儿科医师与基层儿科医师,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中覆盖超过300种儿科常见疾病的智能辅诊应用也能够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智能应用的方式将顶级儿科医院的诊疗经验下沉至基层,提升基层儿科医师诊疗能力及诊疗一致性。”方骢说。

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在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正式发布第二天就已经部署完毕,并立刻投入到一线诊疗工作。

“在疫情期间,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利用人工智能用深度学习算法,四天就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几百份的新冠片子学习完成,研发出全球首款的基于CT影像对新冠肺炎的定量评估和快速筛查的软件。”方骢说。

医疗AI,如何成为上海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

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界面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