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蹚”路子!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创”与“闯”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8-05

科技日报记者 郝晓明 通讯员 兵歌 于研 

8月4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2020集中签约开工暨汇置·爱琴海奥莱项目奠基仪式1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额100.35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额292.2亿元。

今年上半年,沈抚示范区克服疫情影响,签约重大项目32个,总投资额达853.5亿元,包括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等“国字号”项目和一批具有牵动力的项目进驻,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和“半年双过半”。    

数字,是观察区域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其向好的背后,是沈抚示范区改革创新释放的活力,产业优化、项目支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举全省之力把示范区建设好、发展好的信心和决心。

沈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抚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之一。两个如此重要的特大型工业城市之间设立示范区,主打“改革”“创新”“示范”牌,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畅通瓶颈  为创新主体纾忧解困

2018年9月,国务院批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今年4月底,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6月初,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沈抚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共享两座城市发展“红利”的改革创新示范区。

“帽子”有了,政策来了,资金到了,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何“闯”?怎样“创”?示范区上上下下都在为这个“问号”求解。

“闯”出一条新路子,“创”出一片新天地。作为辽宁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沈抚示范区以建设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为着力点,以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为落脚点,打破旧思想、老套路,在改革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政策落实得好不好,企业反馈最重要。”沈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炎炎烈日,抚顺欧柏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厂房已规划完毕进入施工阶段。车间里,新上马的四条生产线正在抓紧调试。这是一家船舶及海洋工程用装备专业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知名“船东”的“老搭挡”。

“基于轻薄、低碳、高强度的研发理念,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海上直升机平台,成为继美国、挪威、英国之后第一家取得国际认证的中国企业,并参与到我国首艘豪华邮轮的建造中,研制的水下密封产品应用到大洋深处。”公司负责人赵远东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底气十足。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在为企业生产发愁:今年原本准备增加研发投入,引进设备扩大再生产,但受疫情影响和产品交货期限限制,配套企业回款也出现问题,企业处于两难之中。

“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首批纾困资金2000万元简化审核程序第一时间拨付到企业账户,以解企业燃眉之急”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幼学说,为增强企业资金流动性,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已为区内14家受困企业发放纾困资金近2亿元。

“正月初四申请开工,区里随即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帮助协调防疫用品,初七就恢复了正常生产。”赵远东说。

截至目前,示范区已实现累计复工企业近 500 家,累计复工人数超 2 万人,85%以上企业实现了预计产能。

播下“金种子”  壮大实体经济

日前,示范区启动实施“金种子”企业培育计划,培育行业隐形冠军企业,逐步完善“金种子”企业培育政策池,以定制化培育政策清单“精准施肥”,精心浇灌每一颗“种子”,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政策帮扶,“潜力股”打造成业界标杆,让更多的“金种子”结出“金果子”。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