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重在产业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贫困发生率降至0.018%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8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召开的“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青秀区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884户2705人减至14户2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19%降至0.018%。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青秀区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针对疫情影响,补充出台《青秀区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降低单户单项最低奖补门槛,提高奖补标准。至5月底,已发展“5+2”特色产业贫困户1162户,覆盖率93.63%;7个贫困村均有“3+1”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均达到90%以上;已发放2020年第一批扶贫特色产业以奖代补资金547户163.2552万元;现正在开展第二批发放工作,预计全年发放400万元。加快贫困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今年计划实施贫困村示范园项目3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
青秀区刘圩镇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格局,确立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集体经济、产业扶贫示范园,发展壮大本镇特色产业,不仅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还带动贫困户步入致富路,共奔小康。刘圩镇以壮大农村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主动协助企业流转土地5300亩,引进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产业示范区,把肉牛养殖作为全镇的脱贫主导产业,建成了谭村、那度村和那床村3个肉牛养殖脱贫基地示范区,真正打响了刘圩镇脱贫最“牛”特色品牌。
青秀区统计局普查中心一级科员、南阳镇南阳村工作队员李起望指导建档户发展“5+2”特色产业成效明显,年内20户建档户申请特色产业奖补,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1.67%。建档户中涌现出一批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的典型,如河洞坡黄泽兰今年发展肉鸡养殖300多只,坛桑坡潘锡明不仅养殖300多只肉鸡,还不断开荒地扩大农业种植,今年申请了7493元产业奖补。
“看到村里的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生活逐渐迈向小康,我们替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如今,在决战决胜之年,攻坚拔寨冲刺之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扑下身沉下去同群众一起干,坚持走稳走好‘最后一公里’脱贫路。”李起望说。
青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抓好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及时落实奖补资金发放工作;推进贫困村特色示范园建设,加强示范园产业发展指导,通过示范园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和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