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打造央企驻村扶贫成功样本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8-06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刘德才

盛夏时节,黑龙江省绥棱县泥尔河乡卫星村一片葱茏。脱贫农民纪文化的三处院落里,鹅鸣声此起彼伏。从幼鹅啾啾,到成鹅嘎嘎,22000只白鹅如云落地,让年近五旬的纪文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打造央企驻村扶贫成功样本

纪文化和他养的鹅。 原勇 摄

“这些,都是铁路扶贫工作队领着我们干的,现在市场销路挺好,这些鹅都是抢手货。”作为全村最大的养鹅户,提起驻村扶贫工作队,纪文化就赞不绝口。

扶贫不是简单发钱发物,重在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

纪文化所说的铁路扶贫工作队,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驻卫星村定点扶贫工作队。2017年4月下旬,这家集团公司被黑龙江省列为中直企业定点帮扶主体单位。

卫星村位于绥棱县最南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此前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是省级贫困村。

2017年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处专项课题调研组组长马权,被派驻到卫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带领哈铁驻村工作队“跑步进村”,一边快速学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要求,一边将村中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摸了个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打造央企驻村扶贫成功样本

哈铁驻卫星村第一书记马权。原勇

走了一圈,工作队员们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脱贫,重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根据卫星村现状,扶贫工作队选中了劳动强度小、投入成本低、技术门槛不高的家禽养殖,特别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肉鹅养殖,是比较好的项目。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刚提出要调拨专项扶贫款支持养鹅,部分贫困户口中却传出不同声音,“养鹅能挣几个钱?”“养不活咋办,不白辛苦一场?”“不如直接发钱了!”

听话听音,工作队员们深深体会到,扶贫先扶志,要让穷怕了的贫困群众树立自主创业脱贫信念,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心里托底。

经充分市场调研和论证,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扶贫领导组的支持下,扶贫工作队设计了产销链条完整的“集中养(村集体集中养)+分散养(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分散养)+专家指导养(聘请省农科院养鹅专家刘国君为技术顾问)+消费扶贫回收”的养鹅产业发展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打造央企驻村扶贫成功样本

当年建起的养殖场受访者供图

“村集体集中养”,就是采取村集体集中养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发展技术人才,历练村“两委”管理能力,为广大贫困户分散养“立标打样”;由驻村工作队负责建设鹅场和日常指导村委会养殖团队科学饲养,并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每年免费向村集体鹅场提供3000只至5000只鹅雏;

“贫困户分散养”,就是以贫困户个人为饲养主体,每年向每个贫困户和低保残疾五保户免费发放20至90只做了两次小鹅瘟一次副粘病毒和一次痛风疫苗的18天鹅雏实施分散养;

“聘请专家指导养”,就是聘请黑龙江省农科院肉鹅养殖专家刘国君在每年发放鹅雏前,针对当年气候和当时的流行病苗头进行集中培训,后续再分幼鹅、仔鹅、成鹅和育肥不同时期和进行阶段性的“点对点”现场指导;

“消费扶贫回收”,就是采取与广大贫困户签订《扶贫肉鹅养殖和回收合同》的形式,明确贫困户和包扶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即广大贫困户负责100天的饲养,且到出栏时每只鹅达到7.5市斤,如出栏时市场价高于每市斤10元时,可自行出售。

“团购”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国企扶贫多措并举

哈铁扶贫工作队敢于签订如此多的回收协议,是因为他们背后的“靠山”足够强大。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作为扶贫主体单位,每年不仅拨付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和物资,还精细制定了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基础建设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扶贫规划。此外,这家国有企业有数量众多的食堂,更主要的是有16万余名员工,对农产品和畜禽产品有强大的消费需求。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