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 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深耕”绿色米都建三江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8-08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8月6日,北大荒建三江管理局与中化农业在黑龙江建三江举行水稻侧深施肥现场观摩活动。

在活动现场,首先进行的是水稻测深施肥的实景还原展示。只见农机手轻触手机屏幕,无人驾驶的自动插秧机在播下一行行整齐秧苗的同时,也将测深施肥专用颗粒肥料安放在稻株根侧3厘米、深度5厘米处。插秧的同时一次性完成了水稻基肥、返青肥和分蘖肥的施放,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也减少了传统施肥造成的肥力浪费和环境污染。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 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深耕”绿色米都建三江

随后进行的对照田对比展示现场,来自中化农业的农艺师丁亮展示了测深施肥田块与对照田块的水稻植株采样结果。抽样结果显示,测深施肥田块植株高度比对照田高出2公分,茎数多出2个左右,穗粒数多出1个。在千粒重相同的条件下,每亩可以增产60公斤以上。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 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深耕”绿色米都建三江

谈及增产原因,丁亮介绍道:“主要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我们和建三江多年合作的数据证明:通过测深施肥技术,氮肥利用率提高9.6%,磷肥利用率提高8.5%,钾肥利用率提高15.1%。整体上,肥料利用率达到50%左右。只有把肥料利用率提升了,就能实现肥料减量的情况下增产。”

作为示范田的主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劳动模范、农业部“全国产量大户”称号获得者、种粮大户张景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道:“我种了350亩水稻,采用中化测深施肥已经4年了,带来了很好的效益,每亩地减少肥料3-4公斤,增产5%以上,一亩地能多打六七十斤粮,增收80元左右。今年亩产预计在1200斤左右,比期望高,我种的这个品种属于比较重视质量的品种,一般达不到这个产量。”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 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深耕”绿色米都建三江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压舱石”之一,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位于三江平原的核心地带,粮食商品率97%,农业机械化率99.2%,科技贡献率76%,劳均生产率超过西欧、人均达到80吨,年可生产粮食约600万吨,是国家重点应急战略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全食品生产基地、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闻名的“中国绿色米都”。通过水稻测深施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建三江这个闻名全国的粮食安全“压舱石”变得更加稳健,中国人的“饭碗”也端得更加牢固。目前,中化农业联合北大荒已在黑龙江推广水稻侧深施肥面积300余万亩,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助力高产。

据悉,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中化农业副总裁马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北大荒集团相关负责人及种植大户等6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