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脑瘫治疗 国内首例双镜联合SPR手术在陕西实施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王睿
记者10月9日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近日在全麻下为一14岁痉挛型脑瘫患者成功实施双镜联合(显微镜+神经内镜)椎板间入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手术完全从患者椎板间隙进入,不咬除骨质,硬膜切口仅2cm,内镜下清晰可见脊神经出口,实现预定手术目标。经科技查新显示,该术式为国内首例。
来自陕西渭南的14岁少年患者小江(化名),近几年走路容易摔跤,下肢内旋、垫着脚尖走路,一侧膝反屈。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走路姿势异常愈发严重,与常态其他正常孩子相比,需要付出几十倍的努力。
据西安交大一附院脑瘫诊疗专家廉民学副教授介绍,小江入院即被确诊为痉挛型脑瘫患者,由于其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导致家长没有及时发现诊治,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身肢体肌肉生长不能与骨骼同步生长,导致肢体逐渐畸形,脑瘫症状逐渐凸显。
小江入院经过院方检查评估后,商定对其实施腰椎SPR手术。考虑其年龄偏大,椎板间隙较窄,不易撑开,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可能无法保证神经的显露。脑瘫专家组成员神经外科何百祥教授、鲍刚教授、廉民学副教授,联合康复科、骨科、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组进行会诊讨论,决定采用双镜联合实施椎板间入路SPR术,该术式能够充分发挥内镜视野更清晰,显露范围更广泛,手术操作更精确细致的优势,能够近距离观察病变,大大扩大了椎板间入路的适应症。但该术式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专家组术前做了详尽评估和充分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脊柱骨性结构均完整保留,椎板间硬膜切口仅1.5㎝,内镜下脊神经根出口清晰可见,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顺利完成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术中仅出血50ml,用时1.5小时。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第二天已能坐起,一周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
廉民学副教授还就本次手术与传统SPR术进行比较,新术法除大量减少术中损伤外,在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也进行系列技术改进,从全椎板切除到跳跃式限制性椎板切除,保留了部分棘突及椎板,减少了椎板的切除范围。再从跳跃式限制性椎板切除到椎板成形术,将椎板棘突棘间韧带整块取下再复位,保留了脊柱的结构完整,大大减少了术后脊柱不稳的发生。
新闻背景:目前全国脑瘫患者总数约700万,每年新增脑瘫病例4-5万人,其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严重影响了脑瘫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技术及脑瘫治疗专家有限,超过60%的脑瘫患者还未得到有效治疗,或被误诊误治导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