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二次创业布局仪器仪表,这条街靠老底子创出新产业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12-03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 耘

“有道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检测工程类材料的工艺性能、内部缺陷精密程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指着公司最新研制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阮伟鑫如是说。

11月底,记者走访了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这一诞生了龙盛控股、闰土股份等知名化工企业的工业强镇,在经过大规模的化工整治提升、厂址搬迁工程后,为避免产业空心化,以原有的仪器仪表产业为依托,又在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仪器仪表作为高端的精密装备,是工业生产的重要一环。”上虞区委书记徐军表示,近年来,这里着力打造“一园区一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其中,工程类材料检测仪器占据全国的1/3市场,已经成为道墟产业园的主导产业。

截至2019年底,道墟街道共有仪器类制造企业170余家。在外经销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超万人,块状产值总量达20亿元,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梯度培育企业 向“大榕树”经济转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道墟的仪器仪表和化工产业开始萌生,二者相辅相成。”道墟街道负责人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起初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现代化生产,当地仪器仪表产业曾一度占据国内市场的50%以上。

据介绍,由于行业能级、企业规模等因素,化工产业率先成为道墟街道的传统支柱产业。其中,仪器仪表行业集中在土工仪器、公路仪器、建材仪器等竞争激烈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产品附加值低的现象,国内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从事该行业20余年的浙江大地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海伟对此感受颇深。他认为,产品同质化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面对有限的市场容量,企业往往通过压缩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环境,影响了行业龙头企业的诞生。

如何解决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并引导行业生态良性循环?又如何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维护中小微企业的创收渠道?

“结合道墟仪器行业实际,我们构建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第一梯队以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11家规模以上企业为主,作为产业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的主导力量。” 道墟街道负责人说。同时,选择有一定规模、发展速度快的“成长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苗子型”企业加以重点培育。

目前,道墟街道通过制定行业龙头企业标准,对入围企业进行动态调整和重点扶持,专门出台了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与财政扶持政策,并优先考虑龙头企业的要素保障,推动“丛林经济”向“大榕树经济”发展。

“制造企业由三个梯队约170家生产企业构成,销售服务企业主要直接面向流通和市场进行国内外仪器销售、配套和服务。”道墟街道分管工业的负责人表示,第一梯队企业成立时间普遍较长,一般都有20多年的发展积累,拥有独立的研发和设计团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多次参与过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

强化招才引智 布局高端市场

“数月前,中国计量大学的专家团队前来调研,我们尝试就一款材料试验机的技术改良提出需求。两个月后,对方就设计出了解决方案。”阮伟鑫告诉记者,这为公司研发新一代材料试验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上世纪的特邀“星期天工程师”把脉问诊,到21世纪初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道墟街道仪器仪表企业中,不乏创新求变者。

“然而受限于城市能级,高端人才难以引进,企业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多是小范围展开。” 道墟街道负责人说,不少企业缺乏培养科研团队的能力和财力,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通过模仿引进,缺少强势品牌的支撑。

据道墟街道负责人介绍,当地以产业协同中心为目标,正加快建设一批促进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体系。“道墟街道产业园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块状经济的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道墟街道产业园区有落户企业57家,规模以上企业26家。2019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3亿元,逐渐形成了以机械仪器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由于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设备老旧、产品更新换代慢,当地很多企业的先发优势正在丧失。” 道墟街道负责人表示。比如,当地一家创立40多年的企业,2007年销售收入已达5000万元,但近几年该公司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200万元左右。

道墟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招才引智是当务之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装备制造发展研究中心(上虞)分中心及绍兴文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化研究所的建设,加快构建行业创新格局。

今年以来,“揭榜挂帅”成为一个高频词。梳理本地企业技术需求后,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张贴榜文的做法,在全国各地形成一股风尚。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