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几友好医院首例微创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成功
通讯员 何婧瑜 王兴文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2月9日,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获悉,日前中国第28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在几内亚完成了中几友好医院第一例微创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
11月10日,几内亚籍38岁男性患者,因摩托车车祸致颈椎、脊髓严重外伤,双下肢截瘫,双上肢不全瘫,在外辗转近1月,送入中几友好医院。入院时,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颈椎外伤,颈4/5椎间盘突出;脊髓不完全损伤(ASIA C级)”。
如果不手术,患者轻则重度残疾,今后毫无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给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手术治疗,患者也可能因为几内亚手术条件简陋,手术室麻醉、抢救设备不充分,而出现各种意外。
病情就是责任,中几双方的医师们都决定攻坚克难,在中几友好医院完成这个挑战。由于患者年纪轻,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高,脊髓受压节段明确,中方专家建议采用微创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手术,尽可能降低患者手术损伤,促进患者愈合。
经过近2周的筹备协调,中几友好医院及中国第28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备齐了手术相关设备、器械,完善了患者相关辅助检查。
11月25日,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兴文和几方神经外科主任、教授Souare共同主刀,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清海担任麻醉,手术室护士张小娜配合进行手术。
(王兴文手术中,黄小钦、刘清海供图)
由于这是中几友好医院建院以来第一例微创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因此,从切口设计、消毒、铺单到手术操作,王兴文进行了全程演示:5分钟,完成从切皮到显露病变节段椎间盘;30分钟,利用C-型臂透视,确认病变节段,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间盘,完成脊髓减压;利用患者的自体髂骨进行植骨融合,通过钛板完成融合内固定;最后,确认钛板和固定螺钉的位置……王兴文有条不紊,一气呵成,从手术开始到结束,仅用时1.5小时。
为帮助几内亚同行完全理解这个新的术式,王兴文用英、法两国语言在术中对各个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术后第二天,病人下肢麻木感觉明显改善;术后第四天,患者可以在家人搀扶下坐起;术后第六天患者能够站立行走5米……
12月7日,患者步行出院,短短数日,患者从重度残疾到涅槃重生,中国医疗队的技术,获得了患者本人、家属及几方同仁的高度肯定。
(患者术后,黄小钦、刘清海供图)
通过本次实例演示,王兴文让几方同仁认识到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颈椎微创椎间盘切除“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的优越性。为帮助几内亚医生完全掌握此项技术,王兴文还将针对这项技术为几方医生量身制定显微外科技术的系列手术教学,做到“授之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