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上的这些“真知灼见”,值得关注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12-10

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上的这些“真知灼见”,值得关注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电子商务,须守法经营,不刷单炒信,不制假售假,捍市场秩序,展责任担当。”“数字赋能,要秉持正道,不投机取巧,不泄漏隐私,遵伦理规范,建安全屏障……”在12月7日举办的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上,六位青年代表共同发布网络诚信《尼山倡议》为现场气氛掀起了又一波高潮。倡议精准,有力,让现场的数百位嘉宾产生共鸣。

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已连办两届,今年更升格为国家级重要活动。将升格后的大会举办地放在山东曲阜,主办方可谓用心良苦。

孔子诞生于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由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完善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其中,“诚信”是其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取向。如同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所言,2020中国网络诚信大会放在曲阜召开,是将历史与现实有机连接,既能增添大会的文化感召力,又顺应了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普通网民对网络诚信文化建设的殷切期盼。

本届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的引人之处,除了“2020年度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和“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榜”的发布,“青诚之声”宣誓仪式的举办,还有众多与会大咖在主题演讲中分享的“金玉之言”。

科技日报记者摘取部分与会代表发言,与读者共享: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江小涓:完全缺乏风险转移会阻碍创新行为,风险完全转移会纵容那些不诚实创新行为

深入研究网络诚信治理的多元目标和制衡机制,首先要考虑个人数据权益和数字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我们已经承认数据是生产要素,就确认了数据的两个基本属性,可以主张权益,可以市场交易,如何配置数据信息的所有权、控制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各方边界尚未完全确定,这个领域的讨论和争议可能既密集又长期,是网络诚信治理中必须坚守规则,又需要与时俱进的重要部分。

其次要考虑几种约束机制,匹配和平衡。网络技术门槛高,创新频繁,变化迅速,行政监管、法律监管任务重,挑战大,要允许探索和试错,不能总是期待立刻见效。推动企业自我约束,少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可能导致不好的现象;消费者评价反馈机制的作用变大、变广,但也可能被误用、滥用,总之,多种机制的匹配和平衡,能有效防止某种力量被不当使用。

第三要明确政府和法律监管重点领域。一是不允许重复博弈的领域,二是对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生活安宁的不诚信信用,重点和强力监管十分必要。

第四要关注不同主体诚信诉求的多元方向。普通消费者感兴趣免费、普惠、多样化服务,希望不要受到虚假信息误导和损害,还有些消费者愿意以付费获得更好的服务体现,企业期望得到可预期的竞争和监管环境,在场企业和想入场的企业诉求也不同,恰当组合监管手段和方式。

第五要鼓励创新和约束风险之间保持平衡,风险不能转移和完全转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完全缺乏风险转移会阻碍创新行为,风险完全转移会纵容那些不诚实创新行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密码技术将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信息技术推动着世界向更高效、智能、环保、便捷的方向前进,也衍生了庞大的信息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行业备受青睐,智能化的道路上信息安全问题是不容忽略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今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也特别提出了数据分类和隐私保护问题。

在网络攻击频繁的今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密码技术。密码技术可以支撑信息安全四大安全属性,其中有一点就是防止数据被篡改。当前有很多行业,金融、政务、工控、交通、医疗、水利、电力、物联网、车联网,乃至数字货币等都需要密码技术提供安全保障。密码技术将对我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要靠大数据来保驾护航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