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扶上马、助成长——青岛高新区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7年引进300多个项目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刘裕
历时90天、走过6个城市、吸引337个项目……12月11日,2020年青岛高新区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10个项目共获得39万元奖金支持,落地青岛高新区的企业还将享受额外的奖励支持和“蓝贝”创业辅导服务。
作为一年一度的双创盛事,青岛高新区蓝贝国际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创新创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7年吸引1145个创业团队参赛,落地310余个项目
“蓝贝”意为“为企业提供最佳创业之路”,寓意是在青岛高新区着力打造的蓝贝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下,不断孵化孕育出像珍珠一样璀璨夺目的高成长性蓝色小巨人企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起的创新创业浪潮涌起全国各地之时,“蓝贝”在青岛高新区应运而生。据统计,7年来共吸引1145个创业团队参赛、在青岛落地了310余个项目,培育和孵化出一大批知名的创业企业,已成为众多中小微企业交流互勉的平台及企业成长壮大的助推器。
从参赛的小树苗成长为“森林”郁郁葱葱数不胜数。3年前,青岛迪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蓝贝青苹果计划”创业大赛并斩获二等奖,当年度营收8600多万元,2018年度营收过亿元,进入了快速爆发期;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环保装备专精特新产品、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青岛市优秀创业项目、青岛市高新区十佳高成长企业等荣誉称号;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包括荣获第五届中国创业创新大赛青岛赛区先进制造第一名,国赛优秀奖,共授权专利30余项;2019年参赛的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当年便连续完成两轮融资,总金额超过两亿元。
吸引、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推动形成创新发展新格局
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青岛高新区“以赛招商”受到培育的实例。2015年,海纳能源参加第二届蓝贝大赛,获得一等奖,并顺利落户青岛高新区。“这20万元的启动支持资金不只缓解了资金压力,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海纳能源相关负责人说,其后公司也获得了高企补助、房租补贴等其他“真金白银”的支持。目前,该公司新技术及新工艺持续优化,在工业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净化提纯、清洁能源应用领域取得了颠覆性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处理废油技术行业的市场空白。
“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我们既需要大企业、大项目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同样需要高成长性企业担当起创新发展的‘急先锋’。只有厚植沃土,用好优质资源,才能吸引、培育、壮大一批高成长性企业,推动形成创新发展的新格局。”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蓝贝”大赛的成功得益于青岛高新区的“蓝贝服务”。青岛高新区创新以蓝贝创新园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企业一体化孵化链条,吸纳了2500多家创新企业集中孵化。截至目前,蓝贝创新园两家入驻企业——青岛海尔海创汇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三批瞪羚企业,青岛盈可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斯坦德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衡立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科创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六家入驻企业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园区瞪羚企业“后备军”。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创新。青岛高新区常态化举办“蓝贝”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全方位服务创客,今年以来,以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已连续举办“蓝贝·创享汇”、“蓝贝·高企汇”、“蓝贝·金融汇”等品牌活动83场,服务创客超过万余人次。此外,包括投资机构、创业导师、中介服务机构等区内创业服务资源自发组织创建“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搭建起一个科技创新创业高端交流平台。
从立足青岛到出国门,不断扩大“朋友圈”
从第一届108个参赛项目到第七届337个参赛项目,从立足青岛到走出国门,从“单打独斗”到不断扩大“朋友圈”,每年举办的蓝贝大赛因创新而精彩,“朋友圈”因“势”而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