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疫苗能给出决胜一击吗?丨追问新型肺炎⑤
是什么样的治疗方案让15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逐渐好转?
早在1月25日,武汉协和医院最新治疗方案经媒体公布,其中为确诊病毒性肺炎的患者提供了2种对策:包括口服莫西沙星或者左氧氟沙星+奧司他韦,也可以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口服阿奇霉素等。
武汉协和医院还在最新治疗方案中注明:治疗方案是结合协和已有产品推荐使用的抗生素,同一种药物,品牌间差异很大,并提示不要放弃抗甲流的治疗。“遇到之前没有的病例,没有形成共识的诊疗方法,新的诊疗方法一般根据以往的经验产生,摸索诊疗效果,由专家组讨论制定。”山东威海海大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陶晓庆说,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最开始是常规的抗病毒和抗炎治疗,比如其中使用的奥司他韦在之前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临床治疗中有好的表现。
更多的有效疗法在实践中摸索出来。“摸索后才知道抗艾滋药可能有效。”陶晓庆说,进而调整指南,抗艾滋病用药在诊疗方案的修订中加入。
据被感染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回忆,他的主治医生建议他用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尽管艾滋病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都是RNA病毒,选用抗艾滋病药物试用仍需要很大的勇气。”陶晓庆说,医疗过程是一个需要勇气的探索、创造的过程。
更多的疗法正在丰富,随着中药的试用也显现出可加入诊疗,缓解感染症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 中也正式加入了中药。
问疫苗:如何制备?为什么必须经过动物实验?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成功分离病毒毒株获得疫苗种子株,进一步培育疫苗株,再制备疫苗。
对于大部分未感染的公众来说,如果有了疫苗就意味着可以对病毒产生免疫,而最现实的获益将是——可以自由出门了!
“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冠状病毒的预防性疫苗产品进入市场。我们应该了解到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还面临一系列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教授表示,希望通过科学家的努力早日取得突破。
疫苗的原理与药物不同,人们用接种牛痘的方式预防天花,是通过小的不适唤醒体内的免疫系统,形成免疫记忆。因此,疫苗与机体的关系如何在研究中比重更大。
通过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才能获得相关的有效验证。“用活病毒感染动物,看注射疫苗的动物有没有发病以验证疫苗的保护性,是疫苗研发的关键评价步骤。”武汉大学A3实验室教授汤宏斌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一工作非常危险,需要有安全饲养动物的装置,防止被抓咬和排泄物污染,需要有个人防护装备。最重要的,实验室必须气密和负压,防止病原泄露,在动物尸体解剖时保证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属于乙类传染病,与其对应的防护要求就是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A3实验室)。“此类实验室才可以对实验人员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汤宏斌说,除了实验室通过负压和气密设施防止病毒外逸之外,A3实验室还有特别的设备,从实验室出来的物品均需要高温高压灭菌,这个方法是最可靠的,最彻底的。
疫苗效果的评价更需要实验和科研人员的参与,与药品不同,疫苗是要激发机体免疫力,形成免疫记忆,因此活体动物身上的实验至关重要。
问药品:如何筛选具有临床价值的药物?
如果说疫苗是健康者的期盼,那么被感染的患者有着对“特效药”的更强烈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