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青岛农业大学:科特派让黄三角盐碱地增彩新画卷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6-01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曲天泽 刘琨

6月初的黄河三角洲,正是水草丰茂、万物萌发的季节。入夏以来,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的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花生研究院实验田里,王晶珊教授正忙着在地里仔细查看着土壤情况,刚刚播种的“宇花18号”耐盐碱花生正在厚厚的盐碱土层下悄悄孕育生长。

王晶珊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也是东营盐碱地上小有名气的“花生专家”。从2008年起,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王晶珊就和学校一批批科技特派员一起开始了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的科技服务工作,把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资源带给盐碱地老百姓,为黄河三角洲带来一场场科技致富的“及时雨”。

“作为一所农‘字’号大学,服务‘三农’是青岛农业大学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13年来,学校千余名师生组成的‘科特派’队伍在黄三角盐碱地上接续耕耘,搞科研、做服务,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刘新民说:“‘十四五’开启,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学校继续瞄准盐碱地发展‘卡脖子’问题,发力‘硬核’科技,在充满希望的黄三角盐碱地上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到盐碱地去  打造脱贫致富“农大模式”

“毛坨的‘坨’,就是疙瘩的意思,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啊,以前是寸草不长的盐疙瘩。”回想起当年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来村里和大家一起开荒盐碱地的情景,毛坨村的村民们满怀感动地说:“毛坨村人都感谢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啊。”

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的800万亩重盐碱地上,怎么脱贫致富,始终困扰着这里的老百姓,也是青岛农业大学一直牵挂的事。刘新民表示,13年前,青岛农业大学从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起步,开启了在黄三角盐碱地的扎根服务,为毛坨村量身定制农业生产规划,成立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土壤、果树、蔬菜、农学、食用菌、水产和园林7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入驻。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学校立即与毛坨村合作共建“东营青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又建成“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研究院”,“盐碱地项目”成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抓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们针对毛坨村土壤情况研发和推广了系列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青麦6号”耐盐小麦、“宇花2号”耐盐花生等新品种得到大面积应用;调整当地农作物种植结构,葡萄、花生、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六种生产模式为主的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陆续在村里示范推广……青岛农大科技创新+优质服务让这片盐碱地农业生产“久旱逢甘霖”,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就这样,在一代代专家教授、一批批科技特派员的苦干实干下,一个个相继落地的农业科研项目,一批批相继推广的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在毛坨村“开花结果”,盐碱地上脱贫致富的“农大模式”在黄河三角洲推广开来。

开出“良方”  聚焦“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当时就觉得盐碱地上的老百姓太苦了,花生是高价值经济作物,只要能选出几个耐盐碱的好品种,教给老百姓种,就能让他们过上更宽裕的生活。”回忆起到初到黄三角的初心,王晶珊道出了自己朴实的想法。“但我们很快发现,解决农民‘致富’问题不能凭借短时的增收,只有夯实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王晶珊说。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赵金山表示,如今,学校科技服务范围从毛坨村不断向黄河三角洲辐射扩展,学校与东营市的合作不断密切深入,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与利津县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揭牌成立......一系列合作的推进加速了政产学研用结合。

青岛农业大学:科特派让黄三角盐碱地增彩新画卷

图为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战略合作协议   刘琨 提供

棉花是黄河三角洲的强传统优势产业,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崔德杰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盐碱地提质增效团队瞄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农民致富的关键突破口,经过10余年持续攻关,提出滨海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稳产简约优化栽培技术体系,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良了培肥土壤,而且能够确保滨海盐碱地棉田稳产120公斤以上,从根本上保证了当地农民的基本收入。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