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做好“加减乘除”,铜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6-17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铜加工产业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近日举办的2021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中国(三门峡)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道出了铜加工产业欣欣向荣之势。

铜加工产业现状如何?目前还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自500余家铜加工相关企业及单位的95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相关业内人士与会,共同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铜加工强国之路。

做好“加减乘除”,铜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大会现场 会议方供图

利润大增 产业集中度提升

近年来,我国铜加工产业稳步发展。葛红林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铜加工产业发展之现状。

一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达1897万吨,年均增长3.2%;铜加工材多年净进口局面在2019年得以改变,连续两年保持净出口。

二是今年1到4月,全国铜产业链利润大幅增长,据统计,规上企业实现利润167亿元,其中,铜采选56.1亿元,铜冶炼58.5亿元,铜加工52.3亿元。

三是铜铁、铜钛、铜石墨烯、铜3D打印等新型合金不断推出;高端铜铁磷、铜镍硅、铜铬锆等制备、加工工艺、规模化生产技术逐渐成熟;高端引线框架、汽车电子连接器带、线材、4~6微米电解铜箔等材料实现了进口替代。

四是涌现了宁波金田、海亮股份、江西铜业三个百万吨级加工企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形成了楚江新材、宁波兴业、力博集团、宁波长振、灵宝华鑫、陕西斯瑞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金龙集团等5家企业获得单项冠军称号,铜陵精达、精艺股份、紫金铜业等16家企业获得绿色工厂称号。此外,智能制造在全行业受到高度重视,海亮、博威、金田等走在前列。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也表示,我国铜加工材每年均保持增长步伐,2020年超过过去3年增长速度;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产量连续17年全球第一,2020年达全球60%左右;大部分品种处于先进水平,个别品种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也有一部分正处于追赶阶段。

做好“加减乘除”,铜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  会议方供图

积极加减乘除 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虽然我国铜加工产业已经从‘跟跑’逐渐进入到‘并跑’,个别‘领跑’,伴随着成绩,也面临急待解决的不足。”葛红林坦言。

葛红林指出,现阶段铜加工行业共性的难点问题集中攻关不够,基础研究不深不透,引领全球发展的创新力不强。再者,中低端产能相对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效益低位徘徊,铜杆、铜管尤其严重。三是高端产品存在质量短板,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性能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高频高速电解铜箔、高档汽车用高性能电子束线等材料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铜加工产业怎样才能补齐短板,从容应对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葛红林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知行合一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深刻认识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矛盾、新挑战和新要求,要紧跟发展潮流,顺应发展趋势,要勇于变革,善于创新,千万不能形成企业进入了新时代,但生产方式、科技水平、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世纪。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二是积极加减乘除法,重塑铜加工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2014年12月9日,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了优化经济结构的四则运算:做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做减法,就是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做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做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葛红林认为总书记四则运算法,对铜加工优化产品结构和转型升级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做好加法,紧抓“新基建”为高端铜基材料带来的新需求,加快5G、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端铜板带、箔、棒、线的发展建设步伐。做好减法,敢于自我革命,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吐故纳新,提档升级,要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有色装备、有色技术、有色标准加快走向世界。做好乘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仅加大科技投入,更要发挥科技人员的能动作用,实现高端材料核心技术和制造设备突破。做好除法,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和比重,加快员工队伍的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