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首映式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6-19

于英焕 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6月18日下午,容纳800人的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内座无虚席,《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纪实片首映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雨点,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关忠诚,吉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等25所在长高校的领导和教育同仁,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玉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以及其他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首映式活动。

纪实片总策划姜会林从“为什么要编制这部纪实片?”“纪实片是如何编制出来的?”“纪实片主要内容是什么?”三个方面作对编制纪实片作了汇报。他指出,王大珩在国内和国际的名誉和地位非常高,长春理工大学从创立到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王大珩的心血,编制这部纪实片,就是要教育年轻一代以王大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说,从2020年初学校党委决定编制纪实片至今,共收集资料20多份,共编写20稿,许多同志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每个部分都有一些感动人心的真实故事。在编制过程中,参编、审查、配音等人员都很受教育。他介绍说,纪实片共分为六个部分:鞠躬尽瘁的爱国科学家、贡献卓著的功勋科学家、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桃李芬芳的杰出教育家、永垂不朽的高尚精神和发自肺腑的深切怀念。

关忠诚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长春理工大学深入挖掘校史资源,自主策划拍摄纪实片《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恰逢其时,十分必要。他表示,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在传承和弘扬大珩精神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设立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在校园里树立王大珩铜像,建设王大珩展览馆,在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上营造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他最后说,希望长春理工大学以此次《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纪实片首映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王大珩精神,让爱党报国的科学家精神激荡在每名师生心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砥砺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杨玉新发表讲话,她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向以实际行动践行大珩精神、传承大珩精神、弘扬大珩精神的姜会林院士表示敬意,向全体编创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表示感谢。随后她说,我们以纪实片的方式来缅怀和纪念王大珩先生,就是要传承王大珩先生爱党爱国、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博大精专、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继承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崇高的树人风范,汇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向建党100周年隆重献礼。杨玉新代表学校党委对全校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心怀国之大者,志存千秋伟业;二是践行国之大者,勇攀科学高峰;三是情系国之大者,永葆教育初心。她最后表示,“大珩”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体现,更是全体理工师生勇往前行、开辟未来的精神源泉,这种崇高精神,必将化作理工人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去书写华美篇章。

纪实片《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和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拍摄制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亲自执笔并指导创作。纪实片以王大珩院士一生爱党报国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他的卓越贡献、伟大情怀、高尚品格和科学精神,观看纪实片过程中现场数次想起热烈掌声。

《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首映式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

《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首映式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