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疆”来更美好——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大力实施电能替代项目守护新疆绿水青山
通讯员郑毅 李发亮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薰衣草电蒸馏、棉花电烘干、金属冶炼、全电景区等……
这些是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的一批电能替代示范工程。
新疆幅员辽阔,风光资源富集,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让新疆在文旅产业、特色农业等方面优势凸出。
针对这种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在新疆各地深挖农业、工业、旅游业等领域的电能替代潜力,推动终端能源消费侧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天山南北生态环境改善。
据统计,2021年1至5月,新疆累计完成替代电量17.02亿千瓦时。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在花海中排查机井排灌设备 。郭天威摄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深入棉企宣传电烘干技术优势。马波摄
“绿色疆电”助力新疆薰衣草走向世界
6月21日,位于霍城县的伊帕尔汗薰衣草庄园里,一片忙碌景象。庄园负责人王欣正在操作自动化电气设备,只见他设定好薰衣草烘干温度、烘干时间、蒸馏时间、冷却时间等参数,然后点击“开始”键,全自动的薰衣草电加工设备就进入自动处理流程,2个多小时后,一批高品质的薰衣草干花制品就加工完成了。
“以前,烘干薰衣草需要2到3个人在流水线进行工作,现在引入了全自动的电气化设备,只需提前设定好的生产加工参数就可自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我们的薰衣草制品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大大提升。”王欣对于公司的生产设备电气化改造效果十分满意。
新疆伊犁是世界第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薰衣草主产地,薰衣草总种植面积已超6万亩,薰衣草相关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积极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服务伊犁州薰衣草产业升级发展,推动当地开展薰衣草加工工艺电气化改造试点。
“薰衣草精油传统蒸馏法采用燃烧煤方式提炼,提炼耗时较长,效率不高,对空气污染较大”王欣说。
截至目前,当地已有2家薰衣草行业龙头企业全部完成电气化改造,其生产经营成本较之前相比降低30%以上,产品品质大幅度提升。
在每年薰衣草生产季,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专门选派技术骨干,开展供电+能效公共服务等,确保企业生产供电平稳安全。
今年1至5月,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在农业领域已完成替代项目314项。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员工深入景区为当地农牧民宣传全电景区环保优势。 沈海涛摄
棉花“电烘干” 效率高 更安全
6月17日,“自从把棉花燃煤烘干改造成电烘干后,不需要专人盯着烘干设备了,只需要设定好温度就可以了,不仅提高了棉花的烘干效率,减少了污染,也消除了明火给我们企业带来的火灾风险。使用新型热风电炉,环保和经济效益都显著提高”乌苏一家棉业公司负责人对供电公司市场人员说。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在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的推动下,全疆283家轧花企业中,近60%已实现电烘干改造。
与传统烘干方式相比,棉花“电烘干”使用的热风电炉工作过程中不存在明火,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过程中无需专人看守,不仅操作简便,还极大提高了棉花烘干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另外,电热风机的热效率可达95%以上,远高于燃煤式锅炉的60%-70%,烘干同等重量棉花,可缩短30%的加工时间并且无污染物释放,可有效提高棉花品质。
今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将根据前期调研情况,编制“电烘干”技术推广方案,助力各地棉企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力争逐步推动剩余115家目标企业“电烘干”技术改造。
钢铁电冶炼 既节能又省钱
5月28日,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新疆闽新钢铁(集团)闽航特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新投运电炼钢铁炉的用电情况。
2019年5月,闽新钢铁(集团)启动产能置换,拆除企业内全部高炉、转炉,进行设备升级。
在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的帮助下,该企业新建50吨电气化电熔炉及配套精炼炉生产线1条、100吨电气化电熔炉及配套精炼炉生产线1条,并对连续水平加料、电炉超低排放除尘、连续加料水冷除尘系统等公用辅助设施进行电气化改造。
据测算,使用电气化冶金电熔炉炼钢,该公司粉尘排放量减少617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77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858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