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海南:科技为马,逐梦“星辰大海”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6-30

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橡胶、椰林、海洋,是人们对海南的既有印象;如今,航天、深海科考、南繁种业这些海南的“新名片”频频夺人眼球。

5月18日,在快速崛起的科技新城——崖州湾科技城举行的海南省第十七届科技活动月开幕式上,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展板、一段段文字,定格了海南科技创新超常规之路上的一幕幕。

海南是位于我国最南部的热带岛屿省份,虽然陆地面积只有3.54万平方公里,却管辖着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域。

在党的领导下,海南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新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在科技发展中承担了不一样的角色,发挥了独特的价值。

勇担国家战略重任

时间倒回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遭遇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天然橡胶被禁运。为储备战略物资,中央决定在华南地区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而此时我国橡胶科学技术几乎空白。

以归国华侨、著名橡胶专家徐广泽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主动要求到海南岛组织实施橡胶树育种计划。其后,许多著名的橡胶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在海南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育种研发,成功打破“北纬18度以上不能植胶”的国际共识,创建中国“大胶仓”,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战略。

此后,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天然橡胶首席科学家黄华孙的带领下,华玉伟研究员组建橡胶树组培与转基因育种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橡胶树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造福国内外植胶百姓。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种子工作。

上世纪60—70年代,“南繁鼻祖”吴绍骙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来到海南选育优种。如今,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7000名左右科研人员来到海南,利用热带气候进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深空、深海科技事业的诸多大事、要事、喜事里,都带上了海南标签。

2007年8月,党中央批准在海南文昌建设新一代航天发射场,以满足空间站工程、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

2014年11月,发射场正式建成;2016年11月,其被命名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并首次投入使用。

从长征七号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到2020年天问一号奔火、嫦娥五号奔月;再到2021年天和、天舟二号精确入轨……经历10余次实战检验,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多型号火箭和航天器并行测试发射能力,成为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主战场。

2020年11月28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随科考母船“探索一号”结束任务,回到三亚南山港码头。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是“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深潜试验牵头单位,于2016年整建制落户在海南三亚。在科技部和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该所联合国内优势力量,攻克了载人潜水器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我国在载人深潜工作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局部领跑的转变。同时,深海所重点开展了深渊生物、环境、地质等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发现,为海南开展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广州分院了解到,中科院与海南开展科研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已从单一的科技项目合作逐步转变成有体系的科技平台建设。

精耕区域特色产业

党中央多部文件中明确要求海南要大力发展“深远海”经济。近年来,在科技支撑下,海南海洋渔业不断转型升级,加速发展。

6月25日,记者来到临高县新盈镇头咀村海丰养殖基地,只见蔚蓝色的海面上,散落着一个个圆形巨大网箱,成群活蹦乱跳、通体发亮的金鲳鱼在其间来回穿梭。

海南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告诉记者,公司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陈傅晓研究团队的技术支撑下,通过离岸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和配套设施设备的研发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海洋强省”战略发展,海南省科技厅连续多年设立科技兴海专项,引导实施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

除了广阔的海洋,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宝贵。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特别嘱托,要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近年来,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多家科研院所,在热带特色上下足功夫,加大支撑引领热区乡村振兴。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