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启动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山洪、雷暴、泥石流……近年来,频发的气象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为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与能力,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于16日在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启动。
来自全国21所高校、近800多名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组成80个团队,将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学校、社区、厂矿、乡村,通过知识讲座、图片展、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开展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宣教活动,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贴近百姓需求、走进百姓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于玉斌表示,这项志愿科普行动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需求有效契合,希望活动能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宣传方法,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传播综合防灾减灾理念,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已成为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国民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文化品牌活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周激流希望,广大志愿者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的广阔舞台上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肖雅洁已经连续3年报名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她告诉记者,甘肃藏族自治州是她多次科普服务的地方,那里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亟需继续发展。每次宣讲前,她都会认真准备,努力让基层百姓听得懂、用得上。在一次次科普讲解、实践学习中,她不但收获了友谊、成长,还学到了收获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据了解,“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从2007年启动以来,累计组织了2万多名志愿者、1900多支分队,科普宣传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为广大民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