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家庭的特殊战“疫”
韩强 于玮璟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疫情如火,在江苏省疫情防控战“疫”一线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家庭组合, “父女兵”、“夫妻档”……他们有的是党员干部,有的是普通群众,虽然职业不同,但同时都选择了逆行而上,这背后有家人的支持,更有大爱和担当,共同组成了江苏人民团结抗“疫”的一道风景线。
在常州市西夏墅镇有这样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袁腊明是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作为一名党龄35年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他挺身而出担任了镇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后勤保障员。“坚守在隔离点的老黄牛”,是其他志愿者对袁腊明的一句玩笑。今年56岁的袁腊明有着爱卫会工作的经验,疫情面前,首当其冲,站到这最危险的岗位。“隔离点”这三个字,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袁腊明却主动请“战”加入,负责起隔离点内隔离人员的三餐供应、物质补给、协调保障等工作。特殊的责任和使命,连日来,他奋斗在战“疫”一线,已经一周没有回家了。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女兵”。
袁腊明身上这种共产党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的女儿袁征。女儿袁征是一名80后党员,一名社区工作者,还是一名军嫂。正是有着这样多重身份,她在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伟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冲在了丽江社区战“疫”最前线,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 “并肩作战”。从大年三十开始,袁征就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内逐户排查外来人员、做好登记上报和后续跟踪,张贴宣传海报、给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在包干区查控点为进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
父女俩除了除夕当夜在家短暂相聚外,各自忙碌的他们已有10多天没有见上一次面、说上一句话了。疫情袭来,在部队的丈夫给袁征打电话问询家中情况,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家里都好!我和爸爸妈妈昨天刚一起吃了饭,都好着呢,你放心吧!”其实袁征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晚上回到家两个孩子已经酣然入睡,正月十五她也没能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
2月14日上午, 记者联系到袁腊明,已连续工作近20 天的他声音有些沙哑。这么多天他一直在忙碌,也一直在坚持。袁腊明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值一提。”随后,记者又联系了袁征, “父亲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责任,这么多年始终在一线防控处置突发事件。如今,我与父亲共同战斗,我感到十分光荣。”袁征自豪地说道。
党员志愿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们并非钢铁之躯,也不是百毒不侵,只是因为使命在身。疫情不散,我们不退!”这也是无数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党员志愿者发出的号召和决心。
袁腊明在统计疫情人员数据(图片由张晔峰、薛金涛拍摄)
袁征在防“疫”一线登记返常人员信息(图片由张晔峰、薛金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