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化工公司参与制定的多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上半年,化工公司申请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新批复立项科研项目和技术标准共28项,经费预算超13亿元;参与制定的多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8月12日,在国家能源集团化工公司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国家能源集团化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国春通报了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化工公司立足于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坚持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为此,化工公司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开展科技攻关,建立了以上海研究院为主要研究单位、生产企业为技术研发和应用单位、外部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补充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同时,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激励等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化工公司参与制定的《煤液化调和柴油》取得了煤制油领域成品油标准零的突破;煤直接液化技术入选国资委《成果推荐目录》;参编的《煤化工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428-2021)发布实施,填补了大型现代煤制油煤化工工厂建设中安全、防火设计标准规范的空白;新批复立项科研项目和技术标准共28项,经费预算超13亿元;可降解塑料产品研发和推介取得阶段性进展,成功开发出系列生物可降解膜袋类、注塑类产品。
为构建公司“一体两翼”差异化发展格局,化工公司目前在新燃料和新材料方面已经进行了布局:新型燃料方面,开展了煤基特种油品、一体化通用燃料等系列科研开发。新材料方面,进军可降解塑料产业,与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新型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专有技术,已完成中试验证,正在建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成功制备系列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取得了欧盟工业堆肥认证、欧盟海洋降解认证证书。深入开展高端碳材料技术攻关,利用煤液化沥青制备高品质针状焦、超级活性炭、碳纤维等。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将掀开化工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还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践行担当使命,正确处理‘双碳’目标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把握发展大势,调整发展布局,完善‘十四五’时期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规划,决心在推动“双碳”目标中发挥产业引领作用。”闫国春强调。
闫国春表示,“十四五”期间,企业将积极探索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新思路。坚持基地化建设,通过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实现煤炭资源价值利用最大化,提高整体综合能源转化效率。坚持价值引领,结合煤基产品特点,进行产品深加工,由大宗油化产品向下游高附加值材料延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探索“绿氢、绿氧、绿电、储氢、储能、CCS/CCUS”与煤化工耦合新路径。针对化工用能特点研究与新能源耦合方式,在新能源间断供能与化工装置连续运行的矛盾中构建多能互补的差异化低碳化工厂供能方案;加快二氧化碳驱油和大规模封存示范项目的推进,积极关注碳交易政策,探索现代煤化工低碳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