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基因物证遴选工程在京启动
科技日报记者 刘莉
“中华文明基因物证遴选工程”9月4日在京启动。基于云博通链的新一代自主可控“区块链+光纳隐码技术”的文物艺术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治理体系同时发布。
中华文明基因物证遴选工程(以下简称“文基工程”),是以全新世以来中华文明自身发展及中外文明交流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演化、文化地层、科学鉴定和实物证据等科学方法,从科学发掘的实物标本和科学确证的传世藏品中,逐级遴选出标准物证,完整而系统地展示中华文明自身发展基本脉络,以及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节点和重要事件。
据活动承办方、博鳌博物馆国际文化博览会秘书长冯广平介绍说,文基工程遴选的标准物证是指贯穿古今的基因型文明要素,其结构和功能自起源至今保持稳定,且没有传承断层,总计有15类。标准物证遴选分为初选、复选、终选,本底候选对象为1亿多件/套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传世藏品。初选标准物证数量为150000件/套;复选数量为15000件/套;终选按照“百年一器”的原则遴选,即每100年时限选1件标准物证,15类标准物证总数为1500件/套。
云博通链平台当天也正式启动。“云博通链”是基于新一代自主可控“区块链+光纳隐码技术”的文物艺术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治理平台。其文物标识层采用新一代光纳隐码区块链溯源技术。光纳隐码无损伤喷印在器物表面,形成藏品全球唯一身份证,实现器物身份标记和鉴真唯一性并自动同步到治理层联盟链。云博通链核心设计专家、蚁米控股董事长张锦喜介绍说,“目前,重庆、江苏宜兴、广东茂名首批3个遴选中心已经构建节点并颁证授权投入使用。目前我们正联合来自全国的200个博物馆节点,加紧开发链上联盟管理系统。”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指出:“支持建设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推动降低艺术品和可交易文物交易成本”。
冯广平介绍说,搭建云博通链平台,就是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建立藏品和标本的全息档案,推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