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飞机的航空工业出了口罩机、压条机
科技日报记者矫阳
来自航空工业最新消息,3月3日,由航空工业研制的“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在北京成功下线。该型口罩机是经过对航空工业日前下线的“1出1”基本型口罩机进一步优化后研产而出,提前6天实现预定目标,标志着集团全自动口罩机开发试制成功并进入量产阶段。
“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
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为需求量最大的防护用品。3月2日,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我国口罩日产能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双双突破1亿只。但从需求角度出发,华创证券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二三产业人口约5.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一只,全部复工后就需要5.3亿只口罩,显然是供不应求。
口罩生产需要口罩机、压条机等关键设备。统计资料显示,在新冠病毒爆发之前,口罩机制造是一个非常小的领域,市场需求量也不高。原本有此生产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产能有限,在疫情大背景之下只是“杯水车薪”。此前2月1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中央企业正加紧研制口罩机、压条机等关键紧缺设备,近期将陆续实现量产。
目前这些口罩机、压条机等关键紧缺设备研制情况如何?
“口罩机、压条机紧急研制任务是航空工业急国家之所急,响应国资委关于军工集团发挥央企顶梁柱、定盘星作用,航空工业承担了疫情防控医疗紧缺生产设备研制生产任务的号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紧急启动的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航空工业相关负责人说,集团发挥全行业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和协作优势,全力组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先进口罩机、压条机研制任务。
“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
在口罩机研产线上,航空工业制造院作为牵头抓总单位,第一时间抽调骨干力量,联合航空工业内7家单位656名参研人员,仅用时3天完成三维整机数字模型和生产施工图纸设计。采用设计与工艺并行、装配与调试协同的方式,24小时3班轮转工作,提前6天完成首台样机研制。
压条机研制现场
在压条机研产线上,航空工业贵航股份组织6家单位124人组成研产团队,充分发挥在航空机载产品、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经验,迅速消化图纸、开发产品、组织产品鉴定和生产交付,仅用7天即研制出首台压条机。并在15天内完成了50台压条机生产任务,31台设备交付各地防护服生产企业投入使用。
据悉,“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该机由793项2365件零件组成,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改进耳带焊机等重要设计5项,整机专用件设计改进46项,计划生产24台口罩机,可实现日产口罩30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