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码移动方舱CT,缓解疫区诊断压力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由于患者清零,武汉市的14家方舱医院即将迎来全部休舱。武汉方舱医院从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至今,已运行了35天,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这份休仓答卷的背后移动方舱CT等新科技功不可没。
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科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移动方舱CT不仅日均肺部筛查量最多可达220例,有效提高方舱医院病床的流转率。同时,也有效缓解医院CT设备不足和患者交叉感染问题。让患者无需进入门诊、放射科即可扫描,又能让诊断资源不足的医院,得到精准扫描结果,成为助力方舱抗疫的“黑科技”。平安医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基于5G技术打造的移动CT影像车,首次将全身CT应用到车载领域。这辆长12.6米,重26吨的“移动方舱CT”搭载了64层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扫描过程中,能高效提供清晰图像,可辅助新冠肺炎诊断。
据介绍,自2020年1月29日起,平安健康(检测)中心经与多方协调沟通,紧急派遣移动CT影像车先后驰援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对口支援的江汉方舱医院,解了方舱医院缺乏CT设备的燃眉之急。该移动CT影像车采用四重采集技术智能球管,提升X射线应用效率,高转速且高分辨率的卓越特性保证在大螺距也能得到优质的图像质量,能快速、准确获取人体所有重要脏器的形态学信息;车上搭载远程诊断平台“平安好影像”,可提供远程阅片、AI智能阅片及专家在线指导,拍片结果可直接上传平安好影像云平台,全国影像专家三小时内在线反馈诊断报告。
据统计,得益于流程最优设置和5G技术支持,该移动CT影像车日均肺部筛查量最多可达220例,帮助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出院复查,有效提高了方舱医院病床的流转率,避免了重复感染。目前,移动CT检测车已为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方舱医院和各类一线抗疫单位检测2000多人。
科技赋能生态,除了移动CT影像车现场支援外,平安医保科技等还持续开展“5+1”疫情防控行动,包括联合日本合作方展开海外捐赠、远程线上阅片辅助诊断、作为定点机构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助力国家卫健委继教中心展开基层抗疫防疫培训等举措,同时助力地方政府及时推出线上政务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