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抗疫一线,她救治患者更治愈人心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3-13

通讯员陈晓霞李春梅 科技日报记者雍黎

“我看到,病毒面前你们逆行而上,用血肉之躯把疫情阻挡,我记住了,王江坚强,坚强王江!”310日,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七科患者周先生治愈出院时,写了一首小诗送给科里的医护人员。在这首质朴的诗句里,可以看到医护人员用温暖辛勤的工作给每一位患者带来春风化雨般的照顾和感动,展现着疫区中驰援者与患者之间的浓浓医患情。在这首诗里特别提到了一个名字:王江。

王江是谁?身着防护装备,周先生为什么偏偏记住了王江?周先生讲述了他和王江的故事。

抗疫一线,她救治患者更治愈人心

她的话里带着阳光

219日,周先生刚收治入院时有些焦虑,情绪时而激动时而低迷,不喜欢跟人交流。

医生王江查房时,发现周先生血压很高,就询问他用药情况,周先生不耐烦地说:“天天都是这么吃药的,我哪里知道为啥这几天控制不了。”

他生硬的态度并没有让王江生气,王江继续轻声细语跟他交流了解他的情况。查完房,王江翻看了周先生的病历资料,发现他已经近20天没有见到家人,情绪难免低落周先生肺炎情况不严重,但血压很高,控制不好会有危险,情绪的控制对血压有很大影响。于是,王江找来周先生爱人的电话,告诉她周先生目前的情况和良好的预期,只字未提他情绪上的事。

第二天查房时,周先生主动跟王江说起了话:“我跟我爱人说我会好的,她不信,你一说她就相信了。”说完还笑了。

话匣子就此打开。周先生告诉王江,家人非常担心他,以为他说的话是“报喜不报忧”,反而增添了他的烦恼,王江的电话让家人情绪稳定下来,周先生的心情也随之得到放松。此后,王江常常把周先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告诉他和他的家人,他们对康复的信心越来越足,也更加配合治疗,病情和心情都一天天好转。

“您的血压今天怎么样?”“王医生您吃饭没有?”......在周先生整个住院期间,不管是王江在不在红区,当不当班,周先生都可以随时跟王江电话联系,不管是疾病上的咨询、拉家常,还是日常复查CT等,王江都陪伴在他身边,始终与他“同在”。

“她说的每句话我都愿意听。”周先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的话里就带着阳光,大家听着就觉得很温暖很信任。”

用心用情关心陪伴患者

周先生口中的王江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311日,在感染七科病房,记者见到了刚刚从病房出来的王江,她正忙着在微信上回复患者的问题。

问及与患者交流的“秘诀”,王江说:“共情很重要,必须要换位思考。”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患者需要什么样的医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都必须要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王江曾连续多次获得全国、全军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多次获评“教学标兵”“教坛之星”,她把跟学生交流的“法宝”用到抗疫病房里。

对疾病的恐惧也让一些患者有很强的倾诉欲。王江发现,有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总是在科室医患交流群里不停地诉说自己的各种不适,医生护士跟她反复沟通后,她还是不满意。

王江找到这位患者,拉着她的手亲切和她拉家常,倾听她的诉说,并适时给对方回应。半个多小时后,患者说起了老伴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事,伤心地掉下眼泪。

王江用力地握握她的手,轻轻拍拍她的肩,静静地陪着她。待患者情绪平复后,王江说:“大姐,我把手机号留给你,你有事随时可以找我。”此后,王江便经常抽空去陪她说说话聊聊天。

渐渐地,患者脸上露出了笑容。“每个患者的需求不同,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对于患者,治疗要跟上,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关心和陪伴。”王江说。

患者写诗表感谢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