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强化国际航班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科技日报记者矫阳
针对疫情防控国内本轮流行高峰已经过去,而境外输入病例明显的新情况,3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民航局飞标司司长朱涛表示,民航局将与外交、海关、公安、卫健、移民等部门及北京市等有关地方协同配合,以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口岸为重点,高效推进入境“数据共享、人员处置、防控合作”机制落地,强化国际航班管理,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国际航线输入。
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24时,武汉新增确诊病例8例,已经降至个位数。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截止3月1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卫健委最新消息,北京市新增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来自英国的境外输入病例。
朱涛表示,民航局将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安全管控要求,将航班划分为高、中、低三级风险,指导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制定分区分级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做到精准防控、精细施策。对于高风险航班,尽可能减少机上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机组防护级别,对旅客进行分区管理,发现可疑旅客即安排其在隔离区就坐,并及时通知目的地机场。
北京作为重要的国际口岸,是防控疫情输入风险的重中之重。“民航局将加强协同配合,进一步前移关口、强化预警决策,做到精准防控。北京首都机场在现有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按照“最短路径、最小影响”的原则,重新调整国际进港航班流程,重点关注疫情严重地区和国家的进港航班。”朱涛透露,自3月10日零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号航站楼D区已正式启用为接受重点国家和地区进港航班的处置专区,分区分类、精准实施旅客和行李的集中转运。
据介绍,民航局还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我国民航防控经验和措施。针对韩国、日本和伊朗新冠肺炎疫情态势,第一时间致函三国民航主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向执飞中国航线的外国航空公司及港澳台地区航空公司发放指南,规范疫情防控期间的防护措施;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交“疫情防控期间航空业应对措施及改进”相关工作文件,推动各国共同防止疫情跨境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