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风雪中的坚守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王宏霞 邹建华
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河南大草原,虽已进入4月,但由于海拔高,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经常风雪交加。
4月5日清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工程(青2 标段)架线施工人员已经在赶往施工现场的路上了。
“师傅,雪天路面湿滑,注意慢行,安全第一……”项目部安全专责李冰细心叮嘱道。
“连续降雪,耽误了不少工期,得加把劲儿。”项目经理李积存有些忧心忡忡。
一个小时后,汽车到达张力架线施工现场,安全专责李冰开始检查工作票、布置安全措施、召开架线班前会,充分做好架线前的各项安全准备工作。
张力场施工人员正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魏澎 摄 张力机操作人员顶风冒雪展开导线展放工作。魏澎 摄
风雪中展放导线
“这一场线的展放长度是5.6千米,展放区域是N882-N890号,受大风和降雪天气影响,我们将放线区段进行了缩短,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在N882号张力场,张场指挥邱利介绍道。
“N882号塔人员到位!”
不一会,N882号—N890号信号员已全部到位,具备开牵条件。
“1号、2号、3号张力机开牵!”
随着张场指挥邱利发出启动命令,牵引机开始了牵引工作。
这时,位于张场的3台张力机同时发出阵阵轰鸣声,6根钢芯铝绞线被缓缓展放出来。
张力机操作人员一边不停地观察导线展放弧垂情况,一边仔细地听着耳麦里随时发出的指令。
“导线在牵引过程中,由于路径跟受力不一,弧垂就会有大小,这时我们就通过控制线盘的速度来调整导线弧垂。”现场张力机操作工秦李刚说。
张力机后面6个导线线盘随着牵机的牵引缓缓地转动着,线盘旁的工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边清理裹在导线外面的防护纸,一边不停地观察线盘的转速情况。
“张场、张场!N884号塔3、4号导线出现下垂,高度不够。”突然间,邱利的对讲机里传来监护人员的异常报告。
“2号张力机,请控制张力释放;3号、4号盘降低线盘速度……”张场指挥邱利果断发出操作指令。
“弧垂已减小,线路高度已经正常,一切正常。”对讲机里传来塔位监护人肯定的声音。
“这一场线我们跨越了9基铁塔,直线塔的下面我们安排了1名守护人员,转角塔有2名,他们主要是观察塔上牵引滑车转动情况和导线高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现场进行调整和处理。”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李积存这样说。
考虑到风雪天气下特殊的施工,像这样的一场线,出动的施工人员要比平常多一倍,其中信号人员就12名。
精益求精的施工
经过近40分钟展放,线盘上的导线所剩无几,邱利同时向牵引场、张力场上发出了命令。
“大牵减速!”大牵已减速!”
“张机张住!”“张机已张住!”
一转眼,张场的工人们立刻忙活开来。
“要换导线盘了。”项目经理李积存说。“N882-N890这一场线长度5.6千米,每盘导线长度为2.5千米,所以导线之间需要接续。
抽取沉重的实心钢制转动轴和液压控制器时,六七个工人一个比一个卖力,相互催促,又争着向前冲。此时吊车也开始连续地挂绳、起吊、回转、摘勾,将6个空盘逐一从液压联动的支架上卸下,放置到指定位置。待空盘全部卸去后,早已标记准备好的新盘立刻起吊回转……
片刻之间,张场的换盘工作已经完成,6根钢芯铝绞线导线已通过张机缓缓引出,接下来张力场将迎来最为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导线压接。
张场压接是个苦力活,在用卷尺量好每一根导线尺寸画印后,必须用手锯开始小心地对每一根导线外层进行锯割,锯割的过程也得十分谨慎,如稍有不慎伤到钢芯,此项工序就得重新来过。
这项细致的压接工作,一般都是由张场指挥邱利亲自带领工人完成,对一名51岁的他而言,这是对体能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