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撮合交易,让7000万枝鲜花疫情下美丽绽放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4-15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区位优势,让我国云南与非洲的肯尼亚、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并称为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

近年来,云南省结合花卉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花卉产业的目标,围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交易物流平台建设、品牌建设为抓手,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将云南省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盆花生产中心、交易集散中心和创新中心。

在这个“世界一流”和千亿元产值的目标之下,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突破,同时也需要在发展质量上与全球对标。为此,众多科技企业在发力,有的龙头企业也正悄然壮大。

撮合交易,让7000万枝鲜花疫情下美丽绽放

疫情之下,花卉产业之痛与机遇

每年12月到次年5月份,元旦、情人节、妇女节、清明节、母亲节等纷至沓来,是一年中鲜花销售的旺季,也是花农、花商最忙碌和开心的时节。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昆明西福路边开花店的黄桂芬,本想春节后开店复工,却进货渠道受阻、行人稀少,三月份以前基本在歇业状态。“三月中陆陆续续进了些花,可一天卖不出几束。往年一扎普通玫瑰花五六十块钱也有不少人买,今年一半价格都不到,出货量也不到往年的一半。”小黄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不仅终端花商生意受影响,往昔在拍市出手大方的买家,以及在市场交易的花商、花农也多少受到影响。斗南花卉市场工作人员表示,疫情期间,玫瑰花价格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最便宜的玫瑰花甚至只卖7、8分钱一支,鲜花需求量也只有往年的30%—40%。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总经理高荣梅介绍,由于疫情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终端批发市场还处于关闭状态,物流不畅因素影响较大,预计“2.14”高峰期总体需求量仅为往年的30%至40%左右。这些因素使云南花卉产业遭受重创,云南一季度鲜切花交易预估减少20亿枝,其中花拍中心交易预估减少1.2亿枝,而往年一季度的花卉收益占全年三分之一以上,对全年举足轻重,估计全省花卉产业的损失达到100亿元。

《2018年度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公报》显示,2018年全省鲜切花产量达112.2亿支,产值100.6亿元,云花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鲜切花种植面积为22.7万亩,产销量连续25年保持全国领先,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53%。昆明花市的一举一动,影响波及全国。

撮合交易,让7000万枝鲜花疫情下美丽绽放

线上撮合拍卖,创新中国花卉大宗交易方式

“今年春节前后,我家也多少受到一些影响,但没有邻居、亲戚家受的影响大。我的花通过线上,销到了新疆、上海、广州等地,价格比现场对手交易好。”昆明市官渡区矣六甲村一社花农李瑞,在他家的塔尼克玫瑰大棚里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跟随父母种花,以前很辛苦,白天管护花棚,每天下午还要到花市占摊位,晚上给花商送花,一年到头两头黑,旺季要忙到深夜一两点钟才能回家。鲜切花是“易碎品”,稍有点不新鲜就卖不起价,甚至没人要,亏本的买卖没少做。

2018年3月,他和妻子经过反复琢磨,决定依靠科技要效益,他们入驻了花卉交易撮合平台——花易宝。“由于是线上交易,买家范围扩大到了全国,甚至国外,每支花比在市场多买1至2元、利润增长近三成不说,下午还能回家管管和老人的生活和孩子的学习,许多交易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

“花易宝是一家花卉公司,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类似花卉行业的阿里巴巴,通过一个交易平台服务产业上游的花农、合作社、花商和终端消费者,进行撮合交易,创新了中国第三轮大宗花卉交易方式。”昆明花易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花卉远程拍卖的时代迟早要到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花卉产业线上向死而生的重大机遇。目前,平台入驻的花企、合作社和花农已超过1500户,12万个采购商每天活跃在跳动的数字和袭人的花气之间。

云南昆明斗南,号称亚洲“花都”,鲜切花交易量占全国70%。以往,鲜切花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路边及露天市场交易,随后以花市对手交易和花卉拍卖中心和斗南电子交易中心为代表进行大宗交易。近年来,花卉互联网远程交易才逐渐兴盛。一支鲜切花从种植基地出产后,要经过花贩、花市(拍市)、发货商、省级批发商、地级批发商、花店等环节,才能达到市民手中。流通环节太多,耗时长;中间商多,层层加利。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