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社科学者为龙江精准战“疫”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董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大社科”学科建设特点和人才密集优势,组织调动人文社科专家聚焦抗“疫”关键问题,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发声、深入研究、精准献策,在与抗疫机制、措施、策略相关的经济、社会、管理、心理学等研究领域产出大量科研成果,提供了多种“智慧方案”。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有多篇政策建议被采纳,为黑龙江省精准战“疫”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贡献了黑大社科的智慧和力量。
关注复工复产,黑龙江大学焦方义教授提出要解决好春耕期间物资、产业链对接。政府要有序指导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及时复工复产,确保种子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供应。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的线上指导培训,积极发挥农村电商网上销售平台的作用,解决因疫情带给农业春耕生产带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乔榛教授发表了《关于提早规划我省疫情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建议》,提出应扶持优势产业,为恢复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对接国家重点投资领域,争取更多政策性支持,发展龙江新型产业。
黑龙江大学谢永刚教授开展了建立“黑龙江省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对经济影响评估机制”的研究,指出“评估机制”建立是一种制度创新,具体实施包括建立组织机构、成立评估专家组、规范运作程序、优化评估手段、加强组织领导等。
几位专家建议均被采纳,并在黑龙江省抗疫和复工复产期间发挥了作用。
黑大新闻传播学院郑亚楠教授在黑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数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平台,提交了《关于在联防联控中加大守法观念传播的建议》《以防疫为契机,完善省级网上教育》等,并提交《关于在联防联控中充分发挥数字龙江建设成效的建议》,这些建议目前在黑龙江省网上防疫教育和建设数字化疫情防控网络中得以运用。
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还在疫情期间开展心理帮扶,通过电话热线和网络在线方式,为新冠患者、一线医护人员、湖北市民、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关怀,并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节方法等方式消除抗疫的“心隐患”。黑大教育科学研究院谢念湘教授作为黑龙江省危机干预督导组组长、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还为危机干预专家、工作者进行在线讲座和帮扶,受益人群近2000人次。
此外,黑大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共同举办了“文学声援武汉,真情告白祖国”原创文学作品创作、征集活动,以文学声援武汉、讴歌祖国,抒发抗击疫情期间难以忘怀的坚守、携手并进的奋战、守望相助的关爱和万众一心的感动。部分作品发表在相关媒体上,讲述了抗疫中的龙江故事、中国故事。
文中图片由黑大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