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分拆上市潮来袭 20家公司公布相关预案 低估公司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4-26

海康威视拟分拆萤石网络至深交所上市,让已披露分拆上市标的的A股公司增至20家,而披露分拆上市意愿的公司数量则更多。

最近,A股市场掀起了一股分拆上市预案发布的小高潮。短短数日内就有海康威视、杰瑞股份、华兰生物、冠城大通、安正时尚等公司陆续发布分拆上市预案或预案修订稿。

20家公司拟分拆上市

去年12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为A股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至境内上市提供了依据和政策支持。

《若干规定》开出了七大分拆上市条件,包括:上市期限、盈利门槛、分拆公司规模占比、上市公司规范性、募资使用限制、高管持股、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方面。长期以来,A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难以分拆上市,此时《若干规定》发布顺应了市场需求,填补了境内分拆上市的制度空白。此次新规不仅明确了分拆上市门槛,在强化监管方面也是下了大功夫。

去年12月A股分拆上市制度刚刚落地,央企中国铁建就打响了第一枪。

中国铁建去年12月19日发布分拆预案,公司拟分拆旗下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铁建重工”)并在科创板上市。

据披露,铁建重工成立于2006年11月23日,主要从事掘进机装备、轨道交通设备和特种专业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中国铁建表示,作为公司专门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子公司,铁建重工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之间保持高度的业务独立性。公司有必要分拆铁建重工到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以进一步巩固铁建重工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由中国铁建开启,一系列A股公司迈入分拆上市之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共有20家公司公告了分拆上市的具体标的和计划,更多公司则披露了分拆上市的意向。

最新披露分拆上市的则是海康威视。海康威视4月24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萤石网络至深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进入4月,分拆上市掀起了小高潮,海康威视、杰瑞股份、华兰生物、兆驰股份、华邦健康和辽宁成大先后发布了分拆上市标的和预案。

披露分拆上市意向的A股公司,数量也不少。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有美尚生态、ST摩登、聚光科技、联络互动、德联集团、易华录等公司,先后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达了子公司拟分拆上市的意愿。

如深康佳A表示,积极推进控股或参股公司在境外或科创板上市;东港股份表示,对子公司东港瑞云进行股改,符合条件将申请单独融资;首航高科表示,推动子公司首航光热在科创板上市;航锦科技表示,对全资子公司长沙韶光和威科电子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正在做初步的分析。

低估公司趋向分拆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告分拆上市计划的公司中,有不少是大型企业,例如中国铁建、上海电气、上海建工等。

除中国铁建拟分拆子公司铁建重工到科创板上市外,上海电气拟分拆子公司电气风电至科创板上市。电气风电是国家清洁能源骨干企业,是中国领先的陆上风电整机商与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整机商。

上海建工则计划分拆子公司建工材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建工材料是全国第三大、上海地区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具有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最高资质。

深圳一券商投行人士表示,通常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培育出来可以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而小型上市公司一般业务比较集中,缺乏可分拆的业务。而不少大型企业长期被低估,也是分拆上市的动力所在。

天风证券统计发现,前述拟分拆上市的中国铁建、上海电气、上海建工从近10年市盈率变化,可以看出目前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上海建工甚至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但是从基本面上看,三家公司近10年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净利率10年内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基本面是不断向好的,估值较低更多是市场情绪上的原因。

天风证券认为,企业被低估原因可能是对于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其业务范围往往涉及广泛的领域,使得市场投资者对其所涉及的复杂业务可能无法做到正确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可能会低估其股票的市场价值。经过分拆后,有关子公司价值的持续公开信息可能会对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正面的影响;相关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于母公司的经济实体,也可以更容易地对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

事实上,从目前披露分拆上市的方案观察,相比沪深主板市场,A股公司也更多选择估值更高的创业板和科创板进行分拆上市。截至目前,有6家A股公司选择分拆旗下子公司赴科创板上市,有8家A股公司选择分拆旗下子公司赴创业板上市。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